“一片火焰可毁万亩森林,一份责任能护青山常在。”国家林草局防火专家李建明曾如此警示。当清明与五一假期接踵而至,山西大同面临着气温飙升、大风呼啸的极端天气,叠加祭扫、春耕、踏青三重火源压力,一场守护绿水青山的硬仗悄然打响。
如今战报传来:21起热点火情全部妥善处置,12起林草火情零成灾,这份“零火灾”答卷背后,是一套精密运转的防火系统在发力。
在大同的林海边缘,每一道卡口都是一道钢铁闸门。“进山先扫码,火种全截留”,这是大同林场护林员的铁律。24小时轮值的卡口工作人员,用 “鹰眼” 般的细致排查每一辆车、每一个人,让打火机、火柴等火种没有一丝可乘之机。正如生态学者陈向荣所言:“防火工作就像中医治病,重在‘治未病’,把火源管控做细,就是给森林上了最有效的‘防火疫苗’。”
大同林草系统更创新联动公安、应急等部门,开展“猎火”专项行动,让违规用火者无处遁形。这种“部门协同、全域管控” 的模式,如同给山林装上了 “智能门禁”,既守住了物理防线,更筑牢了法治防线。
防火战的终极战场,其实在人的心里。大同林草局联合社区推出的“防火大喇叭”“入户敲门行动”,当地将防火警示牌放在重点区域提醒过往行人。这种“沉浸式教育”,让防火从口号变成了本能。
当科技与护林相遇,碰撞出智慧防火的火花。大同打造的 “空天地” 一体化监测体系,堪称现代版 “千里眼”:卫星在云端扫描,像不知疲倦的 “太空哨兵”,实时捕捉每一丝异常热源;视频监控与 “智慧林火” 平台联动,如同遍布山林的 “电子眼”,24小时紧盯重点区域;护林员组成 “地面巡逻队”,用脚步丈量每一寸林地,让隐患在萌芽状态就被发现。
“火情就是冲锋号!”当零星火情出现,大同的多支专业防火队如同训练有素的 “森林消防员”,快速抵达现场,用专业技能与火场博弈。他们携带的高压水泵、风力灭火机等装备,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他们掌握的 “以水灭火”“隔离阻燃”等战术,是守护森林的“秘诀”。
这场清明五一的 “防火大考”,大同用 “零火灾” 交出了优异答卷。再严峻的自然挑战,也敌不过未雨绸缪的系统性防御。让我们为大同林草人的坚守与付出点赞,为他们的智慧与勇气喝彩,一起守护这片美丽的绿色家园。(来源:大同日报)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郑淑颖 池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