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马静副校长主持开展“聚焦监测标准·共研高效课堂”专项教研活动,迎泽区教研科研中心语文教研员杨花老师全程参加并给与指导。活动首先由四年级语文教师王燕执教研讨课《记金华的双龙洞》,然后杨花老师带领学校各年级四十多位语文教师通过“课堂实践—评课研讨—实战阅卷”三位一体教研,精准对接国家优质均衡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要求。
课堂实践:情境导向落实语文要素
王燕老师以“规划游览路线”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游览顺序,圈画“突兀森郁”“挤压”等关键词品味景物描写,并模仿课文结构完成“校园小景”片段写作。课堂借助学习单、思维导图等工具,将“按顺序写景物”的语文要素转化为可操作的语言实践任务,强化学生信息整合与表达运用能力。
评课研讨:肯定结构创新,聚焦高效迁移
教研员杨花在评课中高度肯定课堂的结构框架设计,指出本课突破传统阅读课局限,以课文为载体构建“学课文—析结构—练写话”的完整链条,是“阅读教学向表达教学迁移”的创新实践。她表示,课堂通过“梳理游览路线—品析景物关键词—模仿迁移写作”的结构化设计,既夯实了游记“按序写景”的文体特征,又通过结尾的写话训练将文本价值转化为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实现了“用课文教”而非“教课文”。
针对课堂优化,杨花老师建议:一是整合“路线梳理”与“景物赏析”环节,通过“边画路线边标注景物特点”的任务设计,减少重复讲解,提升课堂效率;二是细化写话指导的分层支架,为基础学生提供“路线+景物+感官描写”的模板,逐步引导至高阶表达,确保不同水平学生均能在“学练结合”中获得提升。
实战阅卷:评分标准明晰教学导向
全体教师共同评阅课堂测试卷,杨花老师结合迎泽区判卷规则解析:审题要注重信息的提取和整合,写话按“材料、语言、结构、其他”四维标准打分。实战阅卷让教师直观理解监测评价对“知识落地”与“素养提升”的双重要求。
此次教研以“精准评价”串联“教、学、测”,为课堂提质与质量监测备考明晰路径,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