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是每位教师每节课都需要面临和关注的问题,更是青年教师需要思考和提升的教学能力问题。5月7日晚,太原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太原十八中组织义教阶段青年教师开展了“课堂那些事儿——课堂管理策略”为主题的教育沙龙,大家共同学习了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相互推荐了相关书籍,共同分享了课堂教学管理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的策略。太原市第二十四中学部分青年教师代表全程参与和观摩了活动。
首先,李笑老师介绍了格拉瑟理论。本次分享围绕威廉・格拉瑟的现实疗法展开。现实疗法属于认知——行为治疗,强调人的自主自立,认为人有多种基本需要,未满足会导致行为问题。其核心目标是培养负责任的行为,教师可从建立关系、指出问题、引导判断、制定计划、作出承诺、积极评价六方面引导学生。
接着,杨佳老师分享了德雷克斯理论。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其《孩子:挑战》提倡与孩子合作,助力孩子内在成长。他提出的德雷克斯理论,旨在发展学生自我纪律,让学生对自身行为负责。该理论基于四个核心思想,还分析了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原因,如寻求注意、权利、报复、独立等。此外,还给出了情感教育、相信学生本性、建立师生关系、行为控制、制度约束等应对策略。
之后,杨锦艺老师结合日常课堂管理分享了库林理论。库林的课堂管理理论核心为涟漪效应,即教师纠正某一学生错误行为会间接影响全班,教师应精准干预而非简单惩罚。该理论强调三种关键教师行为:目击者行为:教师需实时感知课堂全局,通过视觉扫描、听觉监控和预判能力,精准发现并迅速干预问题。复合行为:指教师同时处理多任务的能力。教师可采用注意力二八分原则,培养学生助教分担任务的能力,还能借助学生问题引出新任务,提升复合行为能力。群体焦点行为:教师不能只关注部分学生,应让全体学生都被关注到,避免学生因被忽视而出现行为问题。此外,教师还须具备移动管理能力,合理把控课堂环节衔接,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和专注度,减少不良课堂行为,提升课堂管理效果。
其次,姚妍老师推荐了《学生管理心理学智慧》这本书,针对学生叛逆心理和师生交友问题两方面展开。管教叛逆期孩子,可让其写日记或画画抒发情绪;教师应塑造独特个性吸引学生;还可运用 “先跟后带” 的方法,先理解认可,再引导方向。对于交友问题,中学生重视友谊和他人评价,教师应避免当众批评,多公开表扬,真诚对待学生。教师需和学生做朋友,但在树立权威形象前不宜贸然交友。此外,教师可通过展现专业能力、借用外力、展现个性等赢得学生敬佩。
针对课堂管理甄文花分享了近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抛出如何让学生共情自己以及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以上两个问题,引发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最后,郝俊强主任进行总结,指出此次沙龙活动从青年教师实际出发,围绕当前学校教学管理的工作重点难点,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把自己摆进学校岗位中,有思考、有想法,彰显了我校青年教师的责任担当。此次活动也是一次有益的新尝试,学校要不断拓宽活动的深度、广度和与教学管理的关联度,提升活动的效度、力度,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发挥青年作用。并倡导大家进一步提升课堂管理意识,向书本、同事学习课堂管理本领,增强课堂管理能力。
奋斗,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同学生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学生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学生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新时代的二外青年教师要厚植教育情怀、淬炼青春底色,用情用心用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师既做提灯者照亮前路,也做织网者凝聚力量,将困惑转化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密码。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武超艺)
黄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