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7届世界哮喘日到来之际,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薛萍主任与冯琳医师围绕 “让吸入疗法惠及所有的哮喘患者” 这一主题开展儿童哮喘防治科普直播。
直播吸引了众多家长的关注和参与,通过详细讲解和生动演示,家长们对儿童哮喘有了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两位医生不仅普及了哮喘防治知识,还纠正了许多常见的误区,为家长朋友们提供了实用的管理方法以及运动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孩子的哮喘问题。今后,儿内科将继续通过直播平台科普相关知识,让吸入疗法惠及更多的哮喘患者,让患儿远离哮喘的困扰,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错过直播的网友不要遗憾
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收看回放
哮喘症状与误区解读
薛萍主任详细介绍了哮喘的典型症状,如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让家长朋友们对哮喘有了直观的认识。针对 “哮喘会传染”“孩子喘息长大就会好” 等常见误区,薛萍主任也进行了详细讲解:儿童哮喘不会随年龄增长自愈,部分孩子症状可能持续至成年,甚至造成不可逆的肺功能损害,必须尽早规范治疗。
哮喘与共患病的关系
哮喘患儿常伴有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皮炎、食物过敏等共患病,这些疾病与哮喘相互影响。其中,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共患率高,在儿童中可达40%,哮喘患儿中过敏性鼻炎患病率约为85%-95%;变应性皮炎患儿哮喘患病率约为30%-50%;食物过敏患儿哮喘患病率约为35%-45%。这些共患病不仅增加哮喘发病风险,还会使哮喘症状加重,影响哮喘控制,需引起家长重视。
哮喘的治疗与预后
薛萍主任和冯琳医师详细介绍了哮喘的治疗目标,讲到哮喘很难用 “根治” 或 “治愈” 来简单描述,但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儿童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部分婴幼儿哮喘在学龄前喘息症状消失,部分儿童哮喘在青春期或一定时间内达到临床缓解,甚至部分患儿在临床缓解基础上达到完全缓解,肺功能良好、气道高反应性降低、生物标志物等指标改善。不过,缓解不等同于治愈,仍需长期监测肺功能,部分患儿可能在成人期复发。
哮喘患儿的管理与运动指导
薛萍主任讲到,哮喘患儿必须定期到医院复诊,根据病情调整复诊频率。在哮喘急性发作后需在1周内复诊评估控制方案,过敏季节前建议提前1个月复诊调整预防用药。此外,专家还为哮喘儿童制定了运动处方,建议理想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天,每次20-30分钟,寒冷季节尽量避免室外运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气道痉挛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采取相应措施。
吸入疗法的正确使用
直播中,薛萍主任着重介绍了吸入疗法的重要性,冯琳医师介绍了相关治疗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入疗法是哮喘治疗的关键,经济型吸入装置适用于能够较好掌握按压与吸气同步技巧的儿童。薛萍主任通过演示和讲解,让家长们掌握了 “最强大脑 + 会呼吸” 这一必备技能,确保孩子能够正确使用吸入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殷晔 王婧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