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物生长的季节,为扎实落实“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万科分校于近日开辟“童心种植田”劳动实践基地。一群萌态可掬的“小农夫”们手握小锄头,在松软的泥土间播撒希望的种子,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劳动教育之旅,在耕耘中感受生命拔节的力量。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基石,在青年路小学万科分校的“小锄头大世界”实践中绽放出多元育人光彩。
学生们在翻土、播种的劳作中,深刻体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逐渐养成勤俭节约、尊重劳动的优良品德。当汗珠滑落脸颊时,他们懂得了每一份收获都凝结着汗水的重量。
种植实践成为移动的课堂——数学测量应用于田垄规划,科学观察贯穿植物生长周期记录,学生在解决“如何让种子均匀分布”“怎样计算浇水量”等实际问题中,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挥锄翻土、提桶浇水等户外劳动,如同天然的体能训练场。孩子们在弯腰、起身的重复动作中锻炼体魄,在克服烈日与泥土的挑战中磨砺意志力,小小的身板展现出坚韧的力量。
从认识农具到掌握堆肥、轮种等生态种植技巧,孩子们在循序渐进的实践中习得劳动技能,养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习惯。当他们小心翼翼地为种子覆盖泥土时,劳动的种子已在心中埋下。
活动当日,阳光为种植田镀上一层金色。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孩子们像小科学家般认真研究种植步骤:
“锄头要45度角入土,轻轻撬动泥土,就像给大地挠痒痒。”老师的比喻让严肃的劳动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孩子们模仿着动作,尽管锄头偶尔陷入土块,却在相互帮助中掌握了技巧。
“这颗是向日葵种子,它会跟着太阳转!”“我要种豌豆,让它长成绿色的小瀑布!”孩子们捧着种子如数家珍,用指尖轻轻将种子放入土坑,仿佛在埋下一个个彩色的梦。
各班专属的种植区域竖起了创意班牌——有的画着戴着草帽的卡通农夫,有的写着“小菜园里耕耘 大课堂中成长”“绿圃共成长”等童趣标语。小小的班牌不仅是责任的象征,更是班级凝聚力的见证。
“当我的手指触到湿软的泥土时,感觉像在和大地握手。”班会课上,孩子们用稚嫩的语言分享劳动感悟,一篇篇充满童真的观察日记,记录着劳动带来的心灵触动。
种植活动当天,一二年级的家长们也化身“劳动助教”,带着工具来到种植田。家长们耐心地示范如何轻轻覆盖薄土:“小种子要先喝饱水,盖土不能太厚,不然会压得它们长不出来哦。”有的家长蹲在田垄边,用树枝画出简易的种植示意图;有的则握着孩子的小手,一点点将肥料均匀撒在土壤里。家长与孩子们的笑声混着泥土的清香,绘成一幅温馨的家校共育图景。“平时孩子很少接触农活,这样的活动真好,让我们也能参与到他们的成长里。”一位家长擦着汗感慨道。
小小的种植田,承载着孩子们对生命的期待,也播撒着劳动的种子。未来青年路万科分校将继续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通过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知自然之美、劳动之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注入鲜活能量。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宋艺婷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