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教研活动的开展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还是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保证。5月6、7日,孝义市府东街小学五年级数学组开展了同课异构风采展示活动。
邮票的张数
梁卫华老师创设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引到本课的主题情境,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实际问题中数量的相等关系。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数量中的相等关系,让学生们逐步体会到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同时明确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为列方程解决问题做铺垫。
姚惠玲老师执教的《邮票的张数》一课,借助邮票张数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用方程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形如“ax+x=b”或“ax-x=b”的方程解法,并学会运用方程解决“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等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并学会“借助两条等量关系求解两个未知量”的方法,实现从“一元一次方程”到“二元一次方程”的知识进阶。
王月平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等方式分析数量关系,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清晰梳理数量间的关系,进而顺利列出方程求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解题策略,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确定位置
郝晓敏老师以生动有趣的动物园作为情境导入,提出核心问题“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什么位置”,自然地引出确定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这一关键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通过量角器测量角度、计算距离等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理解如何精确确定物体的位置。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杨敏老师这节课聚焦于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应用意识意义重大。教学目标设定明确、具体,与课程标准要求高度契合。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学生清晰理解方向(如东偏北、北偏东等表述)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准确描述物体位置。
王海霞老师在整个新授课过程都是在起引导的作用,学生通过每一次的认知冲突,一步步的发现准确定位需要这样的几个部分:观测点、方向和角度、距离。教师并没有采取告知的方式,而是通过提问质疑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答案的思考,通过思考解决动物园中的场馆位置,学生主动参与,引导他们一步步完善思维,最终达到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掌握运用。
课后,郭主任携评委老师对几节课展开评价指导,大家见仁见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中学习,在碰撞中成长,老师们积极研讨,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疑惑,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教研中出发,在课堂中践行。大家不仅在活动中有了对教学活动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而且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达到了同课异构的目的。在异构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网易山西 闫珊 杨滢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