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实践中具象化,母亲节前夕,太原市小店区长治路小学三四年级数学组开展"面积单位进率探秘"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创意手工与数学探究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在制作感恩礼物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面积单位换算规律。
活动以"设计专属母亲节贺卡"为任务驱动,教师先通过折纸演示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的关系,再抛出问题:"如果要用1平方分米的贺卡铺满1平方米的展示墙,需要多少张?"学生们分组制作出精美的1平方分米母亲节贺卡,画上康乃馨、爱心等图案,写下对妈妈的祝福。在探究环节,教师将一张1平方米的大白纸平铺在教室墙面,学生们手持自制贺卡有序上台张贴。当第100张贺卡严丝合缝铺满整个墙面时,孩子们兴奋地欢呼:"原来1平方米真的等于100平方分米!"教师随即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推理:"1米等于10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有的同学还举一反三,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10000平方厘米。
作品展示时,这面由100份感恩心意组成的"母爱墙"格外引人注目。学生们指着自己的贺卡分享:"我的贺卡是1平方分米,100张凑成1平方米,就像妈妈的爱点点滴滴汇聚成温暖的海洋。"教师结合墙面布局,通过追问"如果用平方厘米作单位,这面墙的面积该如何换算"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面积单位进率体系的理解。
这场充满温情的数学实践,将面积单位进率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可触摸、可验证的具象操作,既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让感恩教育在数学课堂自然流淌,实现知识建构与情感培育的双重目标。
(网易山西 张丽 通讯员 王蕊红 陈梅双 张致云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