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课本里的植物生长周期变成指尖触摸的真实泥土,当数学测量知识化作播种时精准的间距把控,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三育小学的后院菜园,正上演着最生动的生命教育课。5月9日,这片由师生共同开辟的劳动实践基地,成为孩子们探索自然、淬炼品格的成长沃土。
田间“小课堂”开讲,解锁种植新技能
活动当日,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洒在孩子们充满好奇与期待的脸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手持水桶、小铲子等“魔法道具”,宛如一群怀揣梦想的小探险家,浩浩荡荡地奔赴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农业技术人员化身为“土地魔法导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种植知识盛宴。从翻土、松土的“土地唤醒术”,到控制种子间距和播种深度的“精准定位法”,再到浇水量和频率的“生命滋养诀”,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眼神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植物破土而出的美好画面。
田间“小工匠”上线,共筑成长新梦想
理论学习结束后,孩子们迅速化身田间“小工匠”,以小组为单位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劳动中。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宛如一支训练有素的“劳动特工队”。
瞧,这边的小组“翻土小能手”们正挥舞着小铲子,用力地翻动着板结的泥土,仿佛在施展“土地松软术”,让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勃勃生机;那边,“挖坑小达人”们小心翼翼地挖着一个个小坑,为种子们精心打造着温暖的“家”;还有“播种小天使”们,轻轻地将种子放入坑中,再细心地覆上一层薄土,仿佛在埋下一个个关于未来的美好心愿。
播种完成后,孩子们又化身为“浇水小卫士”,提着小水桶,一趟趟地穿梭在田间地头,为种子们送去生命之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对劳动的热爱,也是对未来的憧憬。整个劳动现场,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与泥土的芬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田园画卷。
劳动“大课堂”育人,收获成长新硕果
此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种植体验,更是一场深刻的人生教育课。孩子们在躬身实践中,用沾满泥土的双手触摸到了劳动的温度,用汗水浸润的双眼见证了生命的奇迹。他们学会了尊重每一份劳动成果,懂得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也在心中种下了对劳动者的敬意与感恩。
劳动,就像一位神奇的导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坚韧品格与创造思维的种子。这些宝贵的品质,将成为他们未来应对挑战的坚实铠甲,助力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学校将持续深耕劳动教育这片沃土,让劳动实践课程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在土地中深耕的生命教育,必将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结出丰硕的人生果实,让他们在劳动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