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由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山西大同大学承办的“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二届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学术研讨活动”在山西大同举办。中部六省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社科联代表,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代表60余人参会,围绕产业升级、区域协同、民族团结、社科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注入新动能。
活动开幕式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山西省社科联主席宋伟主持,大同市委书记张强及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赵水民致辞,山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雷承锋讲话。
中部六省作为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显著。本次活动紧扣中部六省“三基地一枢纽”战略定位,凝聚各方智慧,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交流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路径,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研讨环节中,专家学者们齐聚山西社科大讲堂,围绕“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深入交流。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智库首席专家、特聘教授张庆捷作《北朝墓葬壁画与北方民族交融》主旨报告,以北朝墓葬壁画为例,回顾了北方多民族交融的轨迹,展现了各民族整体文明的发展进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李强等作研讨交流,生动再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鲜活事例,反映出大同在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中所占的独特历史地位。来自10个省(区、市)的专家学者,分别从爱国主义传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文旅产业等方面展开研讨,为中部地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益思路和建议。
中部六省及京津冀蒙社科联主要负责人围绕社科联建设开展工作交流,共谋社科研究、社科普及的合作路径,形成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贡献社科智慧。会议还进行了中部六省崛起论坛交接仪式,安徽省社科联为下一届中部六省崛起论坛承办省份。
活动中,2025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省社科联第六届(2025)社会科学学术活动月同步启动。
雷承锋强调,社科联工作的核心优势在于“联”,必须始终锚定正确方向,以“联”聚力、以“联”破冰,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跨界融合”的社科工作新格局。
雷承锋指出,一是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坐标体系中,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锚定社科联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彰显文化自信,做理论创新的“前沿阵地”与战略决策的“智慧中枢”。二是要积极融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机遇进程,奋力构建新时代社科联发展新格局,组织研究“技术—产业—制度”的互动规律,努力探索符合中部实际的创新路径。三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不懈努力破解区域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化区域协同机制研究,强化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支撑,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创新动能。四是要以文化传承凝聚思想共识,努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实践基础,以守护文化根脉为己任,深度开展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探索,加强跨区域联合研究,深度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社会科学之力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网易山西 黄晶 闫珊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