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用语文写实验报告、用数学设计校园游戏、用 AI 创作课本剧的期中测评吗?在太原市杏花岭区锦绣苑小学,一场打破常规的 “学科 + 科学”期中能力测查正在上演。学生们不再埋头于试卷,而是化身“科学侦探”“创意设计师”“航天研究员”,在跨学科的奇妙旅程中解锁知识新玩法,这场颠覆传统的教育实践,正成为新时代科学教育的生动注脚。
跨界融合,解锁学科中的科学密码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框架。在锦绣苑小学,科学教育化身 “跨界大师”,与各学科深度交融,挖掘出令人惊喜的教育宝藏。
语文学科开启了一场“探索语文中的科学奥秘,开启知识新征程”的奇妙之旅。三年级学生化身“小小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创作,将语文知识融入科学实践,既提升了语文综合能力,又点燃了科学探索的热情。
四年级学生则变身“场馆解说员”“新闻播报员”和“创意设计师”,在讲解琥珀与恐龙知识、播报科技新闻、绘制设计图的过程中,拓宽科学视野,锻炼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激发创新思维。
数学学科告别传统书面测试,以多元化测查评估学生素养。六年级学生以“数学主题校园地面游戏设计”为任务,结合校园实际,动手测量、绘制、设计,让数学知识和创意在校园地面“开花结果”。三年级将数学知识与航天科普相结合,五年级以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返航为背景设计试题,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感受科技力量,激发航天梦想。
多元测评,点燃科学素养成长引擎
为了让科学教育成果“看得见、摸得着”,锦绣苑小学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测查方式,从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等多个维度全面评估学生,为科学素养提升插上翅膀。
语文学科通过多样化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与科学融合的魅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观察、思考、表达等综合素养,学习热情高涨。
数学学科在考查数学知识的同时,融入中国航天知识,让学生感受科技的力量和祖国的强大。贴合时政热点的试题,激发了学生对航天知识的兴趣,激励他们为实现航天梦、强国梦贡献力量。
科学学科则通过实验设计、观察记录分析、小组合作等形式,考察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在趣味性和生活化的实验中,提高学习兴趣,形成科学观念、态度与责任感,培养科学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设计提供了依据。
硕果盈枝,展望科学教育新蓝图
此次“学科 + 科学”的期中能力测查,收获了累累硕果。学生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多学科知识,展现出较强的科学思维与探究实践能力。他们对科学的热情高涨,对未来科学研究充满向往。
德法学科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测查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科学家,感受科学家精神。低年级学生通过讲述科学家故事,种下爱国爱科学的种子;高年级学生用书签、海报、绘画、手抄报等形式表达对科学家的敬意,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成长过程。
综合(劳动)学科测查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在人工智能大调查和常见AI使用任务中,学生结合语文课本剧内容,运用AI工具生成剧本、制作视频,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美术测评围绕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目标,既有传统绘画,又有创意实践。学生在测评中展现对美术科学知识的理解,发挥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独特作品。
此次期中测查,为锦绣苑小学的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学科 + 科学”的教育模式,引入更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科学视野。同时,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反馈调整学科融合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助力他们成长为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梁晓华 杨秀彬 助编 刘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