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6500万年前的霸王龙低吼声在校园响起,当30米长的梁龙脖颈穿透银幕 “垂落” 在教学楼前,校尉营小学的科技节现场化作了连接远古与未来的时空隧道。5月13日,一场以 “穿越时空・探秘史前” 为主题的科普观影活动,让学校师生搭乘4D 科技快车,开启了一场颠覆想象的恐龙世界探险之旅。
4D 沉浸:触摸远古脉搏
电影《恐龙》宛如一扇通往远古世界的大门,凭借先进的4D技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壮丽景象。学生们仿佛置身于恐龙生活的广袤森林、辽阔草原与奔腾河流之间,亲身感受着那个时代的独特气息。影片中,霸王龙那凶猛的捕猎场景令人胆战心惊,三角龙族群浩浩荡荡的迁徙队伍蔚为壮观,翼龙展翅翱翔于天际的雄姿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剑龙、暴龙、三角龙等生物的骨骼化石与复原形象交替呈现,配合着模拟火山爆发时岩浆喷涌、陨石撞击地球时天崩地裂的特效,学生们仿佛亲身经历了恐龙灭绝的惊心动魄瞬间。当长达30米的梁龙从云端缓缓垂下它那修长的脖颈时,现场瞬间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学生们被这宏大的场景深深震撼。
智慧碰撞:解码生命密码
观影结束不是终点,而是科学探索的新起点。科技老师化身 “古生物侦探”,带着恐龙化石模型与复原骨架,在 “恐龙知识小课堂” 上抛出烧脑问题:“为什么霸王龙前肢那么短小?”“陨石撞击真的能毁灭整个物种吗?” 知识竞答环节秒变 “头脑风暴现场”,孩子们争相用影片中学到的知识展开辩论,有的甚至提出 “如果恐龙没灭绝,人类文明会怎样发展” 的大胆猜想。
未来创想:孵化科学星辰
最令人惊艳的当数 “未来恐龙实验室”。六年级创客社团用太阳能板、传感器和3D 打印技术,打造出能自动避障的机械暴龙;低年级学生则操纵编程机器人,模拟恐龙在虚拟生态中的迁徙路径。更有学生连夜查阅资料,创作出《恐龙新纪元》科幻绘本,将气候变化、物种共生等现代议题融入史前世界。学校与科技馆联合开展的 “化石挖掘” 研学活动,让孩子们亲手用刷子、放大镜,体验考古学家的工作日常。
科学电影不是简单的视觉盛宴,而是点燃好奇心的火种。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是校尉营小学探索 “科技 + 教育” 融合的生动实践。从史前巨兽的灭绝之谜,到未来生命的无限可能,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科学的温度,在奇思妙想中孕育创新的力量。这场科技节播下的科学种子,终将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绽放成璀璨星河。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孟彬 助编 武超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