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朔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聚焦朔州市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朔州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齐雷,党组成员、副局长刘云龙、边彦涛及四级调研员张国强出席,介绍2024年医疗保障工作成效,并对2025年重点任务作出规划,同时就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金监管、省级统筹待遇调整等热点问题,回应了媒体关切。
扩参保覆盖,升保障水平
据齐雷介绍,2024年朔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3.67万人,参保率稳固保持在95% 以上,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重点群体实现应保尽保,覆盖率达100%。职工与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5.1% 和76.5%,医保基金累计结余46.57亿元,基金运行平稳,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增强。
在提升群众获得感方面,朔州市推动职工大病保险市级统筹,实现医保待遇和经办流程“六统一”;全面落实居民医保省级统筹,新增特药定点机构6家,眼科类药品覆盖范围扩大至所有“双通道”药品;将“两病”(高血压、糖尿病)供药延伸至全市二级以下医疗机构,惠及267.93万人次,报销金额同比增长93.63%。此外,生育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7703人次享受产检、辅助生殖等项目报销,金额达2151.23万元。
支付改革深化,就医负担减轻
刘云龙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朔州市已构建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主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体系,覆盖普通住院、精神病患者住院、康复类患者住院及生育等多种场景,有效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抑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2025年,朔州市将重点推进DIP付费病种2.0版落地,完善特病单议制度,简化申报流程,实现即报即评;建立健全协商谈判机制,在病种更新、病种分值确定等关键环节,组织医疗机构专家开展论证会;按季度举办医保数据发布会,提升医保基金使用透明度;实现医疗机构全覆盖,确保所有具备普通住院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均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并持续优化按人头打包付费改革工作 。
基金监管强化,数智赋能服务
针对医保基金安全,边彦涛指出,紧盯“两定”机构、职业骗保人等重点对象,推动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监督保障医保基金安全高效、稳健持续运行。2024年朔州市对1109家定点医药机构实现现场检查全覆盖,追回基金及违约金3103.97万元,711家机构主动退回医保基金1061.99万元。2025年,朔州市将全面开展欺诈骗保线索排查,强化智慧监管,推动药品追溯码全链条应用,并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健全长效机制,守护群众“救命钱”。
在数智赋能方面,齐雷介绍,朔州市建成“智慧医保”便民服务平台,推出“刷脸办”“刷脸验”服务,结算时间由10分钟压缩至3分钟以内,拦截异常行为3287例,门诊统筹次均费用下降24.3%。针对特殊群体,创新“炕上办”“诊间即时服务”,146人次享受上门服务,74371人次实现问诊、开方、结算“零距离”。
省级统筹落地,待遇政策优化
张国强就省级统筹后待遇变化回应称,自2025年1月1日起,朔州市全面执行山西省城乡居民医保省级统筹政策,异地就医和门诊慢特病政策显著调整。省内就医无需备案,跨省门诊就医免备案,住院备案分为异地长期居住、转诊和自助备案三类,报销比例根据备案类型差异化调整。门诊慢特病病种统一为46种,报销比例调整为70%,年度限额普遍提高,10种病种实现跨省直接结算。
发布会最后,齐雷表示,2025年朔州市医保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医保服务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网易山西 黄晶 刘祥蓉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