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进程,梳理阶段成果并优化后续实践方向,5月16日,太原市迎泽区松侨小学高段语文课题组成员齐聚学校二楼会议室,开展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表达思维训练的实践研究》中期研讨活动。
聚焦阶段成果,共研思维训练路径
活动中,课题主持人李雪屏老师首先回顾了前期研究工作,从“核心素养”与“表达思维”的理论结合点出发,总结了课题组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实践探索。通过课例分析、学生思维导图展示、课堂观察数据等,呈现了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方面的阶段性提升。
与会教师围绕“如何深化阅读与表达的思维联动”展开热烈讨论。薛瑾副主任对课题的下一步实践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她强调,要在继续深化阅读与表达思维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有效地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深耕细作拓新境 思维碰撞共前行
在此基础上,李变华老师结合五年级《草船借箭》教学案例,分享了通过“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辩证分析人物形象的策略;曹俊霞老师则提出“读写共生”模式,以文本为支架,训练学生从仿写到创编的思维进阶。王晨老师强调了情境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她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思考,提高表达思维的灵活性。李蔚老师则从评价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如何通过多元化评价体系,既关注学生的阅读成果,又重视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思维发展,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训练。
立足课堂主阵地 凝心聚力再出发
最后,杨亚玲副校长总结强调,要立足课堂主阵地,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将思维训练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她鼓励教师们继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启发、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思考、勇于表达,真正实现思维与语言的同步发展,并且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同时加强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与反思,为结题工作夯实基础。
此次研讨活动既是对前期工作的梳理与反思,也为下阶段研究指明了方向。松侨小学高段语文课题组将继续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深耕语文阅读课堂,让思维训练真正助力学生表达能力的生长。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李花南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