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14日两天,太原市杏花岭小学四年级270余名学生教师及家长志愿者、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校初一师生130余人踏入太原市交通学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业启蒙体验研学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职业教育,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探索与创新的种子。
本次活动以“探索职业天地 描绘梦想蓝图”为主题,依托学校完善实训施设设备,多场景实训优势,学校设置了智能制造、无人飞行、道路交通、虚拟仿真、西点制作等多个实训实训场景,学校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的学生化身为“智能讲解”,为小朋友们开展互动讲解及技能指导。
“为什么模型是白色的、蓝色的?”“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材料打印?”“使用什么样的程序设计?”在增材制造实训室,小朋友们化身为好奇宝宝,抛出一连串问题。学校“智能讲解”学生,一边展示作品、一边细致解答小朋友们的问题。“太神奇了,原来3D打印是这样工作的!”杏花岭小学一学生在体验3D打印操作后兴奋地说道。奇妙的操作体验让“增材制造工程师”的职业形象变得生动具体。
在无人机室外实训场地,围绕着“智能讲解”学生,小朋友们抛出了“无人机遇到小鸟会怎么样?”“无人机能够自己飞回来么?”“小无人机能不能运送物品?”一连串问题,2024国赛金奖选手们一边解答问题,一边展示各种飞行特技,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引起小朋友们的阵阵欢呼。在模拟操控中,学生们握住定制手柄,化身“小小飞手”执行“物资运送”任务,跟随指导学生的提示调整高度,成功将物资送达目的地。在辅助操控和互动交流中,孩子们首次触摸到“无人机飞手”的职业轮廓。
同样的场景出现在其他实训项目中,伴随着机器人勾画出运行轨迹、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展现在小学生手中、一块块甜点散发芬芳的气味……一次次的体验引发小学生们的阵阵欢呼,活动通过“看、学、做”的互动模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
此次体验之旅打破传统教育壁垒,将职业教育的“技能”特色与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孩子们在参与技能与科技事件中理解职业分工,在实操体验中感受“技术改变生活”的力量。杏花岭小学副校长张艳表示:“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体验与科技体验场景,孩子们第一次直观理解‘原来职业离我们这么近’,这对培养科学兴趣、树立多元成才观非常有意义。”太原市交通学校校长黄胜勇表示:“职业启蒙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播下种子。”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