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与活力相遇,当创意与激情碰撞,太原市万柏林区科技实验小学音体美公开课如约而至!美术课里创意无限,音乐课上歌声飞扬,体育课中活力四射。老师们精心设计课堂,带孩子们在艺术与运动中探索、成长,每一幕都是精彩瞬间!快来一起见证孩子们的精彩瞬间吧!
美术课堂
韦丹宇老师展示的是二年级美术《节节虫》这一课。此课属于“设计•运用 ”领域。韦老师通过一段优美的视频开启此课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节节虫的基本制作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利用剪、穿、贴、卷、系等基本制作技能将身边的废旧物品再利用来美化生活,增添生活趣味,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
此次课程情境创设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学生活动可以调动学生情绪并达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跨学科融合教学深入细致,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感受到了不同学科的魅力。
李佳悦老师展示的是二年级美术《怪兽》这一课。此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李老师以青铜器纹样为素材,引入怪兽,通过分析怪兽特点,游戏化拆解、数字重组和故事创编,引导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碰撞中创作奇幻怪兽,培育文化传承力与创新思维,让千年怪兽纹样焕发新生。此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怪兽的观察与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以此开阔学生视野,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音体美全体老师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与总结:1.美术与音乐、有机结合,体现了新课标“综合·探索”理念。2.通过“怪兽设计师”角色代入,激发学生表达欲望。3.此次公开课通过创意教学设计与多元互动,展现了美术课堂的趣味性与教育性。
音乐课堂
常满蓉老师执教的课题是二年级下册第七课,此课是此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歌曲《音乐小屋》《音乐小屋》是小学音乐人音版二年级下册的歌曲,通过简洁形象且生动的描写,表现了小朋友们在音乐世界中畅游的欢乐情绪。
常老师在此堂课的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设计了形式各样的课堂实践活动,例如:听赏、演唱、表演合作等方式,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每个孩子多次表演的机会,让他们都能通过自身体验更好地掌握歌曲,表现歌曲。
课堂上,常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从节奏的把握到情感的表达,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之后,还巧妙进行学科融合,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张嘉琪老师执教的是《编花篮》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河南民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富有生活气息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演唱这首歌曲,张老师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她先是通过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唱段,引导学生感受河南戏曲的独特韵味。随后,让学生们聆听《编花篮》,发现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通过用河南方言朗读歌词的方式,让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行腔变化和方言语调的关联,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把整首歌词全用河南话通读了下来。
为了让学生们更全面地感受河南民歌的魅力,还教授了用打击乐器伴奏。在音乐声中,学生们载歌载舞,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艺。经过一堂课的努力,学生们对河南民歌的陌生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和热爱。
课堂中成功地将河南民歌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这些种子将会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音乐之路上的宝贵财富。
潜心教学勤探索,深入教研促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学校音乐教育的品质,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在每次公开课结束后,音体美组进行研讨。老师们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氛围的营造以及师生互动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并针对这节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体育课堂
褚晨娜老师讲的是《弯道跑》,弯道跑是田径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技能,尤其在小学六年级的体育教学中,掌握弯道跑技术对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此课将围绕六年级学生如何学习和掌握弯道跑技术展开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感受运动的乐趣。
了解弯道跑的重要性:弯道跑不仅是短跑比赛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日常锻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直道跑相比,弯道跑需要更强的核心力量、更好的平衡感以及更灵活的身体协调性。
身体重心调整:在弯道跑的过程中,身体重心应适当向内倾斜,以抵消离心力的影响。
步幅与步频控制:弯道跑时,步幅不宜过大,以免影响稳定性。同时,步频要适中,确保步伐均匀且有力。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培养兴趣与乐趣:除了技术上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样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游戏、互动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弯道跑技术。当学生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弯道跑技术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努力和实践。作为教育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引导他们正确掌握技术要领,同时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相信通过科学的训练和积极的态度,每一位六年级的学生都能在弯道跑中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贾立伟老师讲的是原地运球与球性练习,学生们身着统一的蓝色运动服,手持篮球,在绿色操场上整齐排列。老师站在队伍前方,认真指导学生运球技巧,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专注与热情。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篮球的基本技能,更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每位同学手里拿着一个篮球,按照老师的示范动作反复练习。从简单的直线运球到复杂的变向移动,孩子们的动作逐渐熟练,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这片绿茵场上,汗水与欢笑交织,展现了青春的无限可能。
老师耐心地指导每个孩子的动作,帮助他们纠正姿势。无论是精准的投篮还是默契的传球,这些基本功的练习让孩子们对篮球的理解更加深刻。橙色的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梦想与希望。
在跑道上,一些学生正在跨过地面上的红色障碍物,另一些则在一旁观看等待轮到自己。这不仅锻炼了身体协调能力,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耐心与团队意识。橙灰相间的教学楼背景中,红旗迎风飘扬,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庄严与活力。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棕色的篮球,全神贯注地完成每一次传球。这种协作式的训练不仅提升了个人技术,更增强了团队之间的默契与信任。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逐渐明白了团结的力量。
篮球体育公开课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在这里,孩子们用汗水书写青春的故事,用行动诠释体育的魅力。无论是在球场上的拼搏,还是课堂内外的成长,他们都以最饱满的热情迎接未来的每一天。共同期待他们在篮球道路上越走越远,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每次教学研究活动,都是一次智慧与实力的相遇,也是一种诗意芬芳的实践,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展示了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立足课堂,敢实践,勇探索;驻足教研,勤反思,求高效;展望未来,以匠心,致初心!愿学校耕耘者在共同学习的道路上打造出更多高效、优质的课堂,用心、用爱浇灌,共育教育之花!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