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今年助残日的主题是“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爱,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关注残疾人的权益和需求,推动残疾人平等参与发展进程、平等分享发展成果。
以“助残”作为发行宗旨之一的中国福利彩票是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筹集的公益金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及早期干预试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文化服务、残疾学生助学、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机构设备补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托起了残疾人的梦想,让他们感受人间温情、领略世间美好。
将视角移回到受助者身上。一双假肢给了他们站立和行走的自由,生活质量得以明显改善;一家专业的康复托养机构是一处遮风挡雨地,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托养服务帮助他们走出阴霾、走向阳光;一间小小的福彩站点容纳了残疾人的梦想,他们自力更生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在一个又一个物件中,看到了福彩助残的身影与足迹,陪伴着残疾人一路前行。
近日,财政部发布2025年中央财政残疾人事业发展补助资金预算,其中提到下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69124万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一直以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是支持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渠道,从早期的用于残疾人康复、义务教育阶段助学、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以及残疾人假肢矫形器装配到如今的残疾人康复、残疾人体育、盲人读物出版、盲人公共文化服务等,提供的救助范畴逐渐丰富、救助品类日渐延伸,帮助残疾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现状,幸福感、获得感有了很大提升。
来自山东潍坊的小琪(化名)很有“发言权”,自幼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他脊椎多处骨折,无法正常行走。正当她一筹莫展之际,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项目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其量身定制了个性化轮椅和矫正鞋,解决了她出行和居家生活不便的难题。
小琪妈妈激动地说:“多亏了彩票公益金支持,现在孩子出行方便多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一个轮椅、一双矫正鞋,托起了残疾人回归正常生活的期待,也见证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力残疾人事业的成效。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3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共安排使用约254.22亿元用于残疾人事业。每一笔钱背后,或许是一张久违的笑脸、一次珍贵的前进、一个罕见的希望。
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之外,民政部本级公益金同样向残疾人事业项目倾斜,“福康工程”、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蓝天计划”……一个个公益项目是彩票关爱残疾人的证明,像雨露像甘泉,滋养着残疾人群。
2010年,为提高西部地区福利机构中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民政部启动“福康工程”,当年调拨1000万元为福利机构内的残疾人免费配置康复辅具,提供康复服务,并为康复辅具配置人员提供示范、培训服务。仅2012年—2021年,“福康工程”累计为中西部地区福利机构中的残疾人免费发放康复辅助器具14.3万件。
家住新疆泽普依玛乡恰喀村的沙比克是“福康工程”的受益者,因出生时腿部先天畸形,她于2009年进行了右下肢截肢手术,此后一直拄拐生活。转机发生在“福康工程”康复辅具配置巡回服务团队到来后——团队为包括沙比克在内的多名泽普县残疾人开展假肢取模及各类辅助器具取样工作。
“今天专家来到泽普县做假肢模型,装完假肢就可以自由行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啦!世界不会再困于小小的家中。”沙比克激动地说。
一套康复辅助器具,给人站起来、动起来的希望,在一步步向前的挪动中看到福彩助残最美的动作。
2004年,民政部启动“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主要为全国各地福利机构中0—18岁且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儿童实施手术矫治和康复治疗。截至到2021年 ,“明天计划”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约17亿元,惠及孤残儿童22万多人次,温暖了孤残儿童的心房。
来自宁夏灵武的小浩因为“明天计划”减免了高额的治疗费用。患有白血病的他,因长期治疗导致家庭入不敷出,走投无路的小浩爸爸来到灵武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咨询,工作人员核实信息后,为小浩申请了“明天计划”项目。
“‘明天计划’的资金支持,减轻了家庭的医疗负担。”小浩爸爸坚定了继续治疗的信心。
一笔医疗费用支撑,如同一抹阳光照进孤残家庭心中,给了他们面对世界的勇气和力量,在一张张笑脸中看到福彩助残最美的样子。
2006年,民政部启动实施“蓝天计划”,通过地方政府的投入和民政部门留成的福彩公益金重点资助,在全国大中城市建设和完善集养护、救治、教育、康复、特教于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为孤残儿童提供功能完善的福利服务场所和设施,为多种养育模式提供必要的依托和载体。
山东潍坊市儿童福利院是在“蓝天计划”支持下建设而成,总投资1亿多元,其中福彩公益金投入6700万元。这里是苹苹(化名)的家,许多和苹苹一样的孤弃儿童、残疾儿童、困境儿童居住在此,康复、治疗、学习、玩耍……
“一起学拼音、做游戏,交到了几个好朋友,真的好快乐。”苹苹在福利院里过得舒适而温馨。
一家家儿童福利院,是一面面保护屏障,助力孤残儿童安心地治疗、生活、玩乐,在一阵阵打闹声中听到福彩助残最美的声音。
各省民政部门、福彩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公益助残品牌活动,聚焦康复辅助器具的配置、助力残疾人就业、开展公益慰问等内容展开帮扶,打造了一批受助人群广、实际成效好的口碑项目。
针对康复辅助器具配置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助康工程”、陕西省“民康计划”、山东省“齐鲁福彩助残行动”、湖南省“福彩助残”、青海“福彩助残健康行”、云南“义肢助残”、贵州“福音工程”等项目聚焦低收入或者困境残疾人,提供免费配置假肢、矫形器、助行器、助听器等康复辅助器具服务,致力于以新技术、新材料提升辅具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水平,改善残疾人的日常生活,增强体验感和舒适度。
近日,云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条来自受助患者王某黎的感谢微信。王某黎5岁时因车祸导致左大腿截肢,由于儿童骨骼发育特殊性,残肢末端逐渐形成明显骨刺,使用传统假肢造成左下肢剧烈疼痛。
2024年,云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组织团队为其安装了Kneuro智能仿生腿,通过3D扫描建模技术制作精准补缺垫层,有效分散了骨刺压力,完美解决了骨刺疼痛困扰,助力其实现“铁人三项”专业残疾运动员的梦想。
在福彩公益金的支持下,代表着科技助残的智能仿生腿,让更多的残疾人梦想成真、让福彩助残再进一步。
身体康复的同时,许多残疾人期待通过就业实现人生价值。为此,各地福彩中心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加入福彩销售队伍,为其谋生就业搭把手、出分力。
在广东,对残疾人申办销售站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相同条件下可优先考虑具备完全彩票销售能力的残障人士”;
在山东,针对残疾人开办福利彩票销售网点,推出了提供建站补贴、减免设备押金、免费配备销售设施等系列优惠和帮扶政策;
在温州,打造残疾人“福彩幸福岗”,为残疾人新增网上申办渠道,开展一站式销售站审批、培训、设备维护、彩票配送等服务……
来自长沙市的小伙子陶日林在43014900站点找到了信心。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他腿部落下残疾,随着年龄的增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姐姐建议其加入福彩事业,2016年,在长沙市福彩中心的帮助下,陶日林正式成为一名福彩销售员。
正是这份工作改变了陶日林。曾经内向敏感的他在与购彩者的沟通互动中逐渐敞开心扉,变得越来越自信。受福彩公益的熏陶,陶日林学会了关爱他人,来来往往的群众充个电、喝杯水、借个伞,他总是尽可能提供方便,甚至有次外卖小哥送外卖时手机突然没电关机,因为没法和顾客联系心急如焚,陶日林看到后第一时间找出充电器帮其快速充电。“谢谢你,小伙子。”临走时,外卖小哥对陶日林竖起了大拇指。
一间小小的福彩站点,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对残疾人的偏见、安放了残疾人谋生的可能,让他们找回信心、重拾美好。
福彩 助残
社会的温度,取决于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福利彩票始终坚持发行宗旨,做助残事业的参与者、做困难群众的守护者,从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入手,在一个个改善残疾人生活的物件中看到了具象化的幸福、感受到公益的光芒。
福利彩票,爱心助残,温暖同行!
(来源:山西福彩)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闫慧 助编 张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