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伤痛警醒大家:防灾减灾需从日常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太原市迎泽区三晋幼儿园开展了防灾减灾教育系列活动,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活动提升师幼及家庭的灾害防范意识与应急能力,为幼儿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教师先行:班务会共研演练方案
演练前,各班教师召开防灾专题班务会,共同观看《防灾减灾卫士》视频、学习《幼儿园防震演练方案》,明确演练流程与职责分工。
针对幼儿年龄特点,模拟演练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幼儿惊慌、撤离路线拥堵),制定“一对一引导”“情景化安抚”等应对策略,确保演练科学有序。
知识普及:寓教于乐,种下安全种子
在看一看、说一说、玩一玩中感受到灾难带来的危害,了解防灾减灾日的由来以及防灾减灾应急逃生知识,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增强应急自救和自我保护能力。
创意实践:巧手筑起“安全墙”
充满童趣的逃生示意图和应急避险方法让墙面变成“会说话的安全教室”,潜移默化强化安全意识。
实战演练:以练促学,筑牢生命防线
经过知识学习和安全墙的“沉浸式”熏陶,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方法,还化身为安全教育的“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正确的避险及自救的方法。
升旗仪式上,小三班幼儿化身“防灾小演员”,用童趣语言和生动动作演绎防灾场景,在角色扮演中深化避险知识。
5月12日16:00,随着地震“紧急避险”警报响起,全体师幼的地震逃生演练开始了,全园师幼进入地震应急避险状态。各班级老师立即告诉孩子们“大家不要慌!快找地方躲起来!蹲下、躲避、抓牢。”引导幼儿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保护头部,紧急避险。
当第二声警报响起时,各班老师组织孩子们用垫子护头,弯着腰,迅速地沿着逃生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到幼儿园操场的空旷处。整个演练稳定有序,幼儿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撤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防灾减灾是一场“生命必修课”,需要持之以恒的教育与实践。三晋幼儿园将持续深化安全教育,通过常态化演练、家园协作和资源整合,为幼儿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让大家携手同行,将安全的种子深植童心,共同守护每一个生命的绽放!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