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作品让我看到艺术可以记录历史、传递情感,我也要用画笔描绘家乡的变化,讲好中国故事!”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太原市小店区东中环学校)五年级(1)班的张同学在参观完山西师范大学“葳蕤生香”主题美术学院毕业展后,兴奋地说。为深化美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引导学生在艺术熏陶中厚植家国情怀,5月15日,该校学生受山西师范大学邀请走进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参与山西师范大学“葳蕤生香”主题美术学院毕业展。
此次展览由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以“葳蕤生香”为主题,集中展示了2025届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设计等多元艺术形式。
活动当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步入太原美术馆3号和9号展厅。展厅内,李永谊的中国画《清江鹭鸣》以细腻笔触勾勒出自然生机,王婕好的油画《衣橱间的静谧时光》通过光影变幻传递生活哲思,段灵艺的《水书文字设计》则将少数民族文化符号与现代设计语言巧妙融合。美院的学长学姐化身讲解员,结合作品创作背景,生动讲述艺术与时代、文化与传承的关联。当看到一幅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版画时,讲解员深情讲述了先辈们在烽火岁月中的英勇事迹,孩子们专注的目光中流露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英雄的崇敬。
在互动环节中,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结合展品开展沉浸式教学。在装置艺术《第三层皮肤》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鼓励大家用艺术语言表达对未来的想象;在书法作品展区,师生共同探讨汉字演变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孩子们通过临摹体验笔墨间的文化张力。五年级(1)班的张同学兴奋地说:“这些作品让我看到艺术可以记录历史、传递情感,我也要用画笔描绘家乡的变化,讲好中国故事!”正如张同学所言,此次活动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艺术与思政融合的种子。
此次活动是太原美术馆与山西师范大学深化馆校合作的生动实践。太原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整合优质文化资源,设计更多适合青少年的研学课程,让思政教育在艺术体验中“活”起来、“动”起来。
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学校韩清华校长在活动总结中强调:“此次‘行走的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同学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更深刻理解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学校将持续探索‘美育+思政’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有情怀、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网易山西 张敏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