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平台上,“班主任的一天”话题播放量破亿,镜头里老师们连轴转处理班级事务、深夜批改作业的画面,引发无数教育工作者共鸣。近期,“教师心理健康” 更是登上教育类热搜榜单,数据显示超六成教师存在不同程度职业压力。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第一引路人”,班主任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自身职业幸福感,更直接影响着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此背景下,太原市小店区育杰小学校敏锐捕捉时代需求,迅速行动,通过一场干货满满的班主任心理健康讲座,奏响了守护师生心灵、护航成长的动人序曲。
校准情绪管理的“人生坐标”
讲座现场,王昕老师宛如点亮心灯的智者,用“心理定位”为老师们开启了情绪管理的全新维度。她将心理定位比作人生的 “GPS 导航系统”,精准指引着认知、情感与行为的方向。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场景中,无论是处理突发班级事务,还是应对家校沟通挑战,清晰的心理定位都能帮助班主任们锚定自我,避免在情绪的汪洋中迷失。这种认知上的突破,恰似为每位老师的心灵装上了“稳定器”,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能够从容调整状态,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破译师生互动的“心灵密码”
沟通是教育最美的语言,而王老师将沟通状态形象地比喻为 “百变魔方”——与学生对话时,需要切换到温柔包容的 “父母模式”,用关爱为学生筑起温暖港湾;与同事协作时,要切换到理性专业的 “成人模式”,以智慧碰撞出教育火花。当学生因情绪波动陷入 “儿童状态” 时,老师们可以灵活运用 “成人模式” 的冷静分析,或是 “营养型父母模式” 的贴心安抚,让沟通不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心与心的共鸣。这些生动的比喻与实用的技巧,让原本抽象的沟通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为班主任们打开了高效沟通的新大门。
识破心理游戏的“隐形剧本”
日常交往中的 “心理游戏”,就像一场场精心编排却暗藏玄机的舞台剧。王老师化身 “人际解码专家”,犀利拆解这些模式化互动背后的隐藏动机。她提醒班主任,这些看似平常的互动,往往会成为人际关系的 “暗礁”,阻碍沟通的顺畅进行。当发现陷入心理游戏时,老师们要敢于打破既定剧本,以真诚直白的表达替代迂回的试探,用坦诚的沟通化解潜在的矛盾。这种认知的觉醒,如同为班主任们配备了 “人际关系探测器”,让他们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挑战,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同事关系。
激活心灵守护的“能量磁场”
讲座的最后,王昕老师将 “安抚” 的力量诠释得淋漓尽致。她把安抚比作春日的微风,能吹散心头的阴霾;比作冬日的暖阳,能温暖冰封的心灵。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她向老师们展示了安抚在调节情绪、修复关系、促进成长等方面的神奇功效。同时,她也敲响警钟:情绪具有强大的传染性,班主任的情绪状态如同班级的 “晴雨表”,不良情绪的蔓延可能会在学生群体中引发 “情绪海啸”。这一提醒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做好自我情绪管理,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
讲座现场,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这不仅是对知识的礼赞,更是班主任们心灵共振的回响。“像找到了情绪的解压阀!”“原来沟通还能这样打开局面!” 老师们的感慨如潮水般涌来。这场讲座,恰似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点亮了一盏心灯 —— 他们在这里收获了调节压力的 “金钥匙”,领悟了安抚他人的 “能量法则”,更掌握了守护学生心灵的 “专业秘籍”,满载着 “心” 能量重新启程。
当 “情绪急救” 成为教育新刚需,育杰小学正以创新之姿打造心理健康教育 “新赛道”。这里,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一场场心灵与心灵的奇妙共振;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空间,而是充满爱与理解的成长场域。全校上下将凝聚成守护心灵的强大力量,以温暖为底色,以专业为依托,为每一位学子绘制专属的心理健康成长图谱,助力他们积蓄饱满的 “心能量”,自信无畏地奔赴未来,在成长的赛道上绽放独特光芒。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王淑丽 冯颖娟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