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阳泉市矿区小南坑小学分阶段举办了以“夯实班级管理,赋能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主任经验分享沙龙。活动中,各年级班主任围绕班级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通过经验分享、专题研讨与深度反思,探索智慧育人新路径。
活动伊始,各年级班主任结合工作实践,依次分享班级管理智慧。一年级霍美晶老师聚焦《低年级习惯养成与安全管理》,详细阐述了从课堂纪律到生活常规的培养策略。她强调,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通过儿歌、游戏等形式将规则具象化,帮助学生在趣味中形成良好习惯,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二年级王娟娟老师针对《学生拿别人物品》的敏感问题的处理方式,提出“理解先行、引导为主”的处理策略,面对这类敏感问题,要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通过耐心沟通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培养诚信意识,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给予改正的机会。三年级郭乐老师分享了《让特殊学生融入集体》的实践经验,通过建立帮扶小组、开展个性化活动等方式,让特殊学生感受到集体温暖,逐步融入班级的实践经验。四年级李娜老师介绍的《班级调解员》颇具创新性,通过培养学生自主解决矛盾的能力,让班级小矛盾在萌芽阶段得以化解,不仅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沟通能力。五年级张克丽老师则围绕“学生间起绰号”这一问题,分享了以“让童心归位”为核心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学会尊重他人,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每一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围绕该主题展开专题讨论。班主任们结合自身班级管理实际,提出困惑、分享见解,在思维碰撞中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例如,针对低年级习惯养成,老师们共同探讨如何平衡规则的刚性与教育的柔性;在处理学生矛盾时,就“如何引导学生理性表达情绪”展开头脑风暴。这种“分享—研讨—反思”的闭环模式,让班主任们既能汲取他人经验,又能结合实际优化自身管理策略。
活动中,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加强少先队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共同组织全体辅导员老师观看了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络培训的观看学习活动。此次培训视频围绕少先队工作的规范佩戴红领巾的讲解展开,对规范少先队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今后,广大辅导员老师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严格规范少先队标志礼仪,不断提升少先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专题讨论结束后,德育副校长刘校长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全面复盘。他以“问题促改进”为导向,提出10个直击班级管理痛点的反思议题,如“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班级活动”“面对学生反复出现的行为问题,如何突破管理瓶颈”“如何利用家校合力化解班级管理难题”等,引导班主任们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探索更具智慧的班级管理方法。刘副校长强调,班主任工作需以问题为镜,在反思中成长,在实践中创新。
校长王红莲对此次沙龙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经验分享与专题研讨的深度融合,既接地气又富有实效,充分展现了班主任队伍的育人智慧与责任担当。她鼓励老师们紧跟时代步伐,主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走进学生内心,将班级管理升华为“有温度、有艺术、有深度”的教育实践。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关乎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此次班主任沙龙活动,既是经验的传承与共享,也是思维的拓展与创新。未来,矿区小南坑小学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搭建班主任交流成长平台,不断提升班主任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育人水平。同时,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班级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以问题为驱动,以创新为引擎,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和育人方法,为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助力每一位学生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网易山西 郗艳 贾婷茹 通讯员 刘丽丽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