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的广袤星空中,戏剧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而今,晋中信息学院的“2025乌马河・校园戏剧节”就如同一场华丽的烟火,以“由燃而生”为主题,携着青春的热血与梦想,在校园的舞台上绚烂绽放,为校园戏剧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内涵,引发了一场关于艺术表达的深刻变革。
当先锋戏剧撞上解构主义,传统剧场的边界正在被年轻创作者瓦解。本届戏剧节以《爱的飞行日记》的载誉回归为序章,用《历史中的轶事一则》的时空折叠、《倒带生长》的记忆拼贴,构建起多维度的 "创新戏剧矩阵"。
最令人惊艳的是书院场景的创造性转化 ——宿舍台阶变身辩论场,图书馆回廊化作历史戏台,甚至连快递站货架都成为荒诞喜剧的舞台背景。这种将生活场景转化为情绪容器的创作理念,让每个观众都成为戏剧生态的共建者。
在戏剧节的舞台上,国际视野与本土智慧正在碰撞出奇妙火花。作为斯坦尼体系当代传人的娜塔莉娅教授带来的 "体验派表演工作坊",与山西演艺集团《明争暗斗》的300场巡演经验形成鲜明对照,却共同指向同一个命题:艺术如何既保持学术深度,又不失市场温度?正如戏剧评论家毛尖所说:"好的校园戏剧应该像蒲公英,学术是扎根的根系,市场是飞扬的绒毛。"
开幕剧《困鸟的十二平均律》无疑是本届戏剧节的精神注脚。这部由师生共同创作的音乐剧,以两位大四学生的追梦历程为主线,用3大主幕与8个序幕构建起"破笼"的叙事迷宫。当舞台上的"困鸟"最终冲破由琴键组成的牢笼时,台下爆发出的掌声是对表演的肯定。这种将个体成长与艺术表达深度绑定的创作逻辑,正是校园戏剧最动人的生命力所在。
从2013年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乌马河戏剧节用12年时间证明:真正的艺术教育不应困守教室,而应像火种般散布在生活的每个缝隙。当俄罗斯的戏剧理论遇见山西的喜剧土壤,当解构主义碰撞青春热血,这场校园里的戏剧实验正在书写属于新一代的艺术宣言 —— 只要心怀热爱,每个灵魂都能成为照亮剧场的星光。
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剧院的钟声只为渴望燃烧的人而鸣。" 在这个五月,晋中信息学院的每个角落都在回荡着同一个声音:去燃烧,去破界,去让艺术成为生命的本能。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助编 郑淑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