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AI时代,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如何让孩子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拥有健康的心理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成为家校社共同关注的焦点。5月20日上午,由太原市迎泽区教育体育局主办,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承办的迎泽区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暨第五届家庭教育分享会在青年路小学主校盛大举行。此次活动以“与孩子一同迎向未来”为主题,犹如一座灯塔,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活动特邀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共青团中央青少年中长期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凯文教授,围绕AI时代,家长如何“笨拙”的养孩子进行讲座。
画信传情,搭建亲子心灵之桥
活动现场,嘉宾和家长代表先在学校二楼观看了同学们的心理画和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孩子们用绘画和书信搭建亲子沟通的桥梁。绘画是孩子内心世界的视觉语言,那些流畅的线条、大胆的色彩,藏着他们未被言说的情绪与想象。通过画笔,孩子得以释放压力、表达困惑,而家长从中读懂的不仅是画面,更是孩子细腻敏感的内心。书信则是温柔的文字对话,它让孩子学会有条理地梳理思绪,用文字沉淀情感,这种深度表达的过程,能有效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与自我认知。更重要的是,当孩子的画作被珍视、信件被认真回复,他们会真切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这种安全感将成为支撑他们面对成长挑战的底气,让亲子间的信任与爱意在纸短情长中持续生长。
专家引航,剖析AI时代教育难题
来宾们参观完二楼的心理画和书信,移步到六楼聆听讲座。徐凯文教授围绕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教育发展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家长及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讲座中,徐凯文教授谈如何养育《手机里泡大的孩子》,心理疾病已经成为本世纪最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分析这些状况的背后原因分析。学生的内卷和内耗的根本原因就是过度竞争导致的,以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面对教育难题,徐教授建议家长用中国成语的千年智慧解人工智能时代难题。指出避免家长老师最容易犯毁掉孩子的5个坑,助力家长正确教育孩子。针对当前教育目标,徐凯教授明确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更需要情绪稳定、善于合作的人才。
此次讲座,徐凯教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为解决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指明了方向,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高度赞誉和热烈反响。
双轨并行,扩大活动影响力
此次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线下组织家长代表现场学习,线上同步开放直播通道,覆盖区域内众多家庭。讲座结束后,家长们表示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理解孩子,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指明了方向。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招商分校的家长代表发出感叹:听了徐教授讲座后豁然开朗,用心读懂孩子,用恰当方式助力成长,和孩子一起迎向未来。
通过此次家庭教育指导会,青年路小学心理团队的老师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学习,全程专注聆听教授的精彩讲座。通过深入学习,老师们对当代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挑战等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从千年智慧中汲取的心理保护策略,以及对“培养情绪稳定、善于合作人才”教育目标的解读,为后续工作打开了新思路。此次学习让老师们收获颇丰,不仅丰富了专业知识储备,更获得了极具实操性的工作方法,为今后更精准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科学地指导家庭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学校心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