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微光成炬;教育星河,因变而灿。5月19-21日,孝义市府东街小学一年级数学组组织了“同课异构”暨高质量课堂研讨活动。十二位教师以匠心为弦、灵感为谱,奏响风格各异的教学乐章。迥异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演绎,既是对教材的深度解构,更是多元教学理念的生动诠释,为教育创新注入蓬勃活力。
宋娟娟、张弦和靳彩青三位老师执教《认识图形》,利用立体图形作为钥匙,引领学生们踏入了几何世界的神秘大门。通过观察、想象与操作,学生们得以从三维空间的广阔天地中抽象出二维平面图形的精髓,这一过程如同一场视觉与思维的盛宴,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感知经验,为空间观念的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石。通过亲手触摸、描画立体图形的各个面,学生不仅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几何图形的探索欲望被彻底点燃,逐渐形成了对图形特征的深刻理解,空间观念得以初步萌芽。
郭晓珍、张海红、高祥飞和冯鑫鑫四位老师执教《算一算》,以“你能看懂吗?”为核心任务,引导学生看懂算筹计算的过程,把算筹和竖式建立联系。借助算筹计算的直观模型,理解竖式计算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及两位数的位值。算筹中通过横式和横式相加,纵式和纵式相加,直观感受到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在一起,结合竖式计算的过程,解释竖式计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直观来解释算理的意识。
师亚玲和李解萍两位老师在《有趣的算式》中,重在探索规律。既要完成巩固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运算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发现算式的特点,根据找到的特点,想办法找出有趣的算式,帮助学生感受算式与算式间的联系,发展运算能力。教学中,两位老师引领学生保持好奇心,积极主动探究规律,培养推理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感受数学的神奇之处,激发创造力,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段少华、王小花和王亚楠三位老师讲的是《动手做(二)》(认识七巧板),本节课承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已有认知,三位老师以七巧板为媒介,带领学生开启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全新探索之旅。课堂围绕“认一认、填一填”“描一描、说一说”“拼一拼、说一说” 等实践活动展开,致力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培养空间观念与应用意识。
同课异构结束后,评课环节同样精彩。教师们各抒己见,既肯定了授课中的创新亮点,如巧妙的教学设计、有效的小组合作共学,也坦诚地指出存在的不足,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纬度深入交流。最后郭主任高屋建瓴的就课堂各个环节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它激励着每一位老师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用更优质的教学点亮学生的未来,让教育之树在深耕细作中愈发枝繁叶茂。
同课异构,奏响教育的变奏华章。每位教师以创新为笔,在同一课题上勾勒出独特的教学图景,或灵动活泼,或严谨深刻,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课堂瞬间,如星辰汇聚,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作为独具魅力的教研模式,同课异构为教学注入蓬勃生机,驱动教师深度思考、大胆创新。在持续的实践与反思中,它必将推动教学革新,助力师生共赴成长新程,续写更多教育精彩。
(网易山西 闫珊 杨滢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