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5月12日,太原市第五实验小学特邀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教研员王国萍老师走进校园,深入课堂,开展了一场全体数学教师参与的教学指导活动。此次数学教研活动,既有精彩的课堂展示,也有专家的精辟点评。
活动伊始,王老师深入数学课堂,与全校数学教师一起观摩。
史月兰老师执教《数字与信息》,教学目标清晰明确,贴合学生认知水平,从数字概念、应用到信息处理,层层递进。教学过程中,老师以趣味数字游戏开场,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讲授环节结合生活实例,比如身份证编码、电话号码,让抽象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小组合作活动组织有序,学生们积极交流,在探讨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
杨婧老师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情境引入有效:通过“分桃”的生活情境,学生能直观感受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初步建立“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分数概念;操作活动促进理解:借助涂色活动,学生通过平均分实物或图形,体会分数的本质是“平均分后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非单纯的数量计算;对比教学突破难点:将“分一个物体”与“分一个整体”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单位1”的可变性,避免机械记忆。
观摩结束后,王老师与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会议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王老师对两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数字与信息》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建议以“真问题”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是一节新授课,建议从概念的本质突破学生的难点。与此同时王老师对新授课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两强两弱”,即新授课要重视启发引导、重视巩固练习,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弱化启发引导、弱化巩固练习、强化交流分享、强化反思评价。
随后,王老师还针对性做了《“综合与实践”领域内涵理解 思考践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专题讲座,从为什么讲这个话题、内涵理解、思考践行三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数学老师更好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明晰了方向、打开了思路。
任燕萍老师作了总结发言:“王老师的指导让我们收获满满,无论是评课还是讲座都引导我们走上“学”的道路,不仅要学,更要思考,思考学生、思考教材,希望全体数学老师未来能做得更好!”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耿宇玲 郝晓艳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