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15秒快速获取信息、碎片化阅读填满零散时间……当这样的阅读方式成为大众日常,深度阅读显得尤为珍贵。太原市晋源区第三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组积极响应 “建设新时代书香校园” 号召,主动出击。开启“整本书阅读工程”,以《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技科普类书籍为“知识密码”,搭建 “课堂指导 + 家庭共读 + 教研提升” 的三维阅读“云梯”,助力学生攀登知识高峰。
教研赋能:锻造教师阅读指导“精锐部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作为阅读引路人,身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四年级语文组教师纷纷化身“学习达人”,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沉浸于《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专题讲座,如海绵般吸收专业知识。同时,教师们共读《给孩子的科学思维》等专业书籍,相互交流探讨,不断精进阅读指导技能,最终凝聚集体智慧,编撰出《四年级科普类整本书阅读指导手册》,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同课异构”的教研“战场”上,教师们各显身手,创新设计 “科普思维导图绘制”“书中错误知识纠错会” 等趣味教学环节,让课堂充满探索的活力。开展 “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 专题研究时,他们尝试 “预习指导—通读感知—深入研讨—拓展延伸” 四阶段教学模式,在《十万个为什么》教学中,用 “问题驱动预习单” 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书中的科学奥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深耕:从单篇到整书的阅读进阶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核心舞台。四年级语文组教师精心设计整本书阅读课堂,打造独特的阅读体验。课前,“问题漂流瓶” 活动成为收集学生好奇心的 “魔法瓶”,“为什么星星会眨眼” 等童真问题不断涌现,点燃学生阅读热情。课中,“科普实验 + 文本分析” 双轨并行,在讲解《岩石的形成》时,教师带领学生用橡皮泥模拟地质运动,同步解读书中原理,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课后,“知识闯关” 活动化身趣味竞技场,学生们在闯关答题中巩固知识,在竞争与挑战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实现从知识接受到灵活运用的跨越。
家校联动:科技科普类亲子读书新样态
教育是家校携手同行的旅程。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给教师的整本书阅读建议》等专业书籍共读活动,通过 “线上打卡+线下研讨” 模式,每周固定2小时集中学习,教师们分享读书笔记与感悟,碰撞出思维火花。
教研组策划的亲子共读项目,让家长与孩子每周共读1个科普章节,鼓励有条件的家庭一起完成书中家庭小实验。亲子共同探索 “为什么鸡蛋在盐水中会浮起来”,一起观察 “植物的生长过程”,家庭变成了充满欢声笑语的科学实验室。这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更让阅读成为家庭生活的温馨日常,树立了亲子共读的新典范。
成果展示:绽放阅读“累累硕果”
经过不懈努力,整本书阅读活动结出累累硕果。学生自主创作的 “科普读书小报” 色彩绚丽、内容详实,“读书笔记” 工整美观、见解独到,成为校园文化长廊里的耀眼风景。这些作品不仅是学生阅读成果的直观展示,更彰显了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出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
这场整本书阅读行动,让科普经典成为解码世界的密钥,以 “教师引航、学生逐浪、家校同舟” 的新范式,重构书香校园生态。面向未来,学校四年级语文组将持续深耕阅读沃土,让智慧的芬芳穿透时代喧嚣,滋养每一颗向学之心,铺就少年成长的精神之路。
(网易山西 闫珊 通讯员 代亚萍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