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当习近平总书记的 "两山论" 在山西激荡,阳曲县正以林长制为笔,在黄土高原上挥毫泼墨,书写着"绿色家底"向"发展资本"转化的时代答卷。这座林木绿化率超53%的生态之城,用"护绿如护眼、扩绿如扩产、兴绿如兴业"的实干哲学,破解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世界级命题,成为北方旱作区生态振兴的鲜活样本。
当多数地区还在用“人海战术”守护青山时,阳曲县已悄然完成生态治理的数字化革命。从县委县政府到乡镇村庄,层层压实责任,383名森林专业管护员与11支180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成为守护绿色的坚实力量。国家消防救援局山西机动队伍的入驻,更是如虎添翼,联合宣传与巡护演练,全方位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
同时,46个视频监控摄像云台点位、23个火情报警系统与50个重点卡口,构建起智能化防火体系,再借助通讯自组网系统和以水灭火装备,让火灾预防扑救有条不紊。林长制巡护信息系统与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的衔接,更是将生态保护的数字化水平推向新高度。
秉持着对绿色的执着追求,阳曲县全力拓展绿化空间。其系统推进造林绿化,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国土空间规划,2024年完成创森巩固建设任务6.25万亩,116个行政村实现绿化“全覆盖”。
荒山绿化方面,依据当地实际,科学确定绿化方案。采用乡土树种营造混交林,注重绿化质量与景观效果,让荒山披上绿装的同时,也成为生态美景的一部分。阳曲县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兴绿”致富之路。泥屯万向万亩特色小镇与西沟果岭种植基地,种植经济林种10余个品种6万余株1200余亩,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00余人,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生态医养产业方兴未艾,中药材种植与健康产业的融合,推动阳曲县中医药健康小镇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生态康养品牌逐渐打响,森林旅游、康养等新业态的商业价值不断凸显,高标准打造集旅游度假、教育科普于一体的千曲营响未来教育基地,占地23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5%,成为生态致富的典范。
从"护绿"的严防死守,到"扩绿"的科学布局,再到"兴绿"的价值裂变,阳曲的生态实践揭示着一个朴素真理:当绿色成为发展的基因,每一片树叶都能折射出金山银山的光芒。在"双碳"目标加速落地的现在,阳曲的绿色突围,为更多生态脆弱区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方程式 —— 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是握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密钥"。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郑淑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