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寿阳一中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核心目标,充分展现"师徒结对"培养模式的阶段性成果,推动新生师资力量快速成长。近日,经寿阳县第一中学整体安排,由教科处组织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共有21位新入职教师参与,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与深度教研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检验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

聚焦课堂 尽展青春风华
从去年的亮相课到今年的汇报课,一年的磨炼和成长,每位新进教师将亮相课上的忐忑化为钻研的动力,把听课评课的建议熔铸成成长的阶梯,从课堂节奏把控到教学策略优化,从知识体系构建到师生互动设计,每一步都有进阶。课前,他们研读新课标与教材,结合学情独立撰写教学设计,在师傅的一对一指导下,从教学目标设定到环节衔接进行系统性优化。课上,以精心编制的学案为载体,实施“问题链”导学策略。教师巧妙设置阶梯式问题,从基础概念的“启发性提问”到重难点的“探究式追问”,再到知识迁移的“拓展性设问”,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小组研讨—成果展示”的学习路径,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青年教师还创新性地运用AI辅助工具。学生们围绕学案中的核心问题热烈讨论,思维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不断迸发,有效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汇报课的舞台上青年教师绽放出自信从容的光彩,生动诠释了青年教师扎根讲台、破茧成蝶的成长轨迹。

共研共学 助力向上发展
汇报教师从围绕教学设计初衷与课堂生成差异剖析问题。各学科组组长积极组织听评课活动,以“共研共学”为核心,构建“全员听课、深度评课、协同改进”的教研生态,为青年教师成长注入专业力量。组长们从“学生参与度”“问题链设计”等维度进行量化记录;数学组研讨中分段复盘课堂细节;英语组教师们结合学科特点,重点关注“情境创设真实性”与“语言输出有效性”。物理组强调“实验教学问题的生成性”。每位组长从教学理念、专业素养等宏观层面、课堂细节上进行点评,分析每堂课的优点及不足。
教研组长们指出青年教师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在课标学习上下功夫,用好学校订购指课网上课标研读资料,将课标的要求切实融入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在教材研读处理上下功夫,利用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和学科网的资源,结合所带班级学情与学生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与创新设计,让教材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工具;在创设情景教学上下功夫,立足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深度挖掘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前沿科技等资源,设计阶梯式任务链,引导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进阶,真正让课堂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核心素养发展的沃土。多方面、多维度探讨不足指出问题,深层次地指导让青年教师继续学习,继续努力。
史书记、李校长、年级分管校长、教研主任、年级部长跟进听课评课,形成多视角的课堂观察矩阵。



同思共进 淬炼教学匠心
新进教师汇报课现场,学校党委书记史黎云、校长李建军深入不同学科课堂,记录课堂细节,课后与青年教师展开交流。以“把脉问诊”式指导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史书记与校长深度参与,以高站位、严标准、精指导为课堂教学精准“把脉”。评课现场,史书记从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思政融合的角度切入,让学科育人价值自然渗透于知识讲解中。史书记以《教师的职业使命与成长》为主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李校长通过“数据+实例”的点评方式,指导教师从“知识逻辑、认知逻辑、生活逻辑”三个维度重构教学流程。书记校长以躬身示范的姿态,既为青年教师点亮专业成长的灯塔,也为全校课堂教学改革锚定方向,更彰显了学校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坚定决心。
青衿笃志深耕教艺,教研凝心薪火相传。此次汇报课活动,既是新进教师成长的试炼场,也是全校教研智慧的汇聚地。围绕我校“创建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成名”的办学理念,全体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深耕课堂沃土,共同绘就寿阳一中教研相长的生动图景,联袂书写教育深耕的时代答卷。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