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一场聚焦思政教育创新的教研盛会在太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九一小学东中环校区启幕。以“基于思政引领 立足核心素养 探索‘尊重・激活’型课堂”为主题的小店区第四片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联片教研活动,吸引了片区内众多教育同仁。
课堂实践:智慧与趣味的交融
下午2:20,活动在两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中拉开帷幕。
东中环学校的甄琳老师率先登场,执教新教材一年级下册《学做家务活》。甄老师巧妙构建大单元情境,以一条主线串联起四大教学活动,用一段妙趣横生的古人做家务视频点燃课堂氛围。在“孝亲・用劳动传递爱”环节,她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主动帮奶奶提菜、捶背,让德育浸润生活细节。课堂上,叠衣服趣味比赛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甄琳老师清晰的规则讲解与时间限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孩子们学以致用,叠出的衣物整齐美观。此外,星级评价单与丰富课程资源的运用,更充分展现了课堂设计的匠心独运,活泼亲和的教学风格完美契合低年级学生特点。
随后,小店区第三实验小学的降兴华老师带来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课堂伊始,降老师便以“风俗是什么”这一直击核心的问题开场,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再引入韩国企业申请中国饺子外观专利成功的新闻,引导学生深刻反思,树立起传承保护民俗文化的责任意识。在“生肖风俗探秘”活动中,学生们依据课前调查单,畅所欲言分享生肖故事,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风俗伴我成长” 环节里,各小组化身“风俗小调查员”,通过合作探究与代表汇报,深度挖掘身边成长风俗蕴含的美好寓意,让文化记忆在课堂中鲜活起来。学习单与评价单的巧妙设计,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度研讨:思维与理念的碰撞
展示课后,东中环学校的吴越老师紧扣“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录、教学环节”四个维度展开说课。她立足学情,从课程定位、内容分区、教法设计等角度,对两节课进行了独到解读,深入剖析教学设计亮点,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评课环节成为教育智慧汇聚的舞台。四片区各校教师代表畅所欲言,从教学目标达成、课堂互动设计、学生素养培养等多方面,对两堂展示课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在肯定亮点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真正实现了 “以研促教,以教促研”。
活动尾声,小店区教体局教研室道德与法治学科负责人荣淑娟老师作总结指导。她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称赞活动筹备工作的精心与磨课过程的用心,充分肯定青年教师的显著成长。荣老师特别表扬甄琳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 “眼里有学生”,高度赞扬降兴华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并鼓励思政教师借鉴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针对两堂课,荣老师从成功经验与改进方向进行专业点评,深刻阐释 “尊重・激活”型课堂内涵 ——“尊重”旨在赋予学生质疑空间,凸显其主体地位;“激活”则聚焦高阶思维培养,确保思政教育精准落地。此外,荣老师对吴越老师的说课也给予充分认可,尤其对“当我在追光,光与我同行”的表述赞赏有加,认为这句话精准诠释了教师的成长追求。
活动展望:初心与使命的坚守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尊重・激活”型课堂作为落实课程目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承载着思政教育创新的使命。此次联片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助力教师在专业成长之路上稳步前行。活动结束后,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未来将把所学所思融入教学实践,持续探索思政课堂新样态,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韩玉洁 张秀梅 助编 张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