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彩丝线遇见3D打印,当楚辞吟诵邂逅机器人编程,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科创盛宴在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五年级组精彩呈现。端午前夕,学校围绕"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国少年"主题,创新推出"非遗碰撞科技 童心筑梦未来"实践活动。迎泽区教体局党工委委员岳家靖、基教科副科长吴成伟与东岗小学五年级师生共同参与,与孩子们共同体验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奇妙融合。
此次活动精心设计五个主题体验区,每个班级分别承担特色项目:五年一班:压力作用原理(思考压力对煮粽的影响);五年二班:龙舟承重(铝箔船装硬币测试);五年三班:空气动力龙舟赛(反冲力原理);五年四班:粽叶防水(测试不同叶子防水性);五年五班:糯米变形记(观察泡米前后变化);五年六班:艾草酸碱指示剂实验(检测物质酸碱性);五年七班:日晷计时(制作简易日晷测午时);五年八班:菖蒲净化(水质净化对比实验)。
其中五年三班的教室里人声鼎沸,一场别开生面的"空气动力龙舟赛"正在激烈进行。"预备,发射!"随着同学一声令下,十几艘造型各异的自制龙舟在水槽中飞驰而出。这些龙舟都采用了空气反冲动力装置,有的是用气球驱动,有的连接着小马达。"看我的龙舟,加了导流板果然跑得更稳!"一位同学兴奋地展示着他的改进成果。科学老师现场讲解:"空气推力的方向决定了龙舟的速度,这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同学们认真记录着不同动力装置下的龙舟速度,俨然小小科学家。
与此同时,五年五班的"糯米变形记"活动也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与其他班级专注于科学实验不同,这里更多了几分传统的韵味。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跟着家长志愿者学习包粽子的传统手艺。
"先把两片粽叶叠成漏斗状,然后放米、加枣..."家长们手把手教着小同学们。虽然孩子们包的粽子形状各异,有的甚至露了馅,但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教室。"原来泡过的糯米真的变软了,这就是物理变化啊!"小张同学在观察日记中写道。
"这样既能体验传统,又能学到科学知识,太有意义了!"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兴奋地说。很多家长也表示,这样的活动既传承了文化,又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当最后一缕粽香飘散在校园,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实践活动落下帷幕。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粽子的香甜、龙舟竞速的快乐,更在亲手实践中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脉搏。
通过测量粽叶的防水性能、观察糯米的吸水变化、探索龙舟的浮力原理,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可感。班主任们感慨道,"当孩子们主动查阅《齐民要术》来验证实验结果时,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交融就真正发生了。"这场活动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让端午这个古老节日焕发出新的教育生命力。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高少英 樊志萍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