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关于“注重幼小衔接,设计多样化学习活动”的要求,扎实推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更好地帮助教师使用新版教材,6月12日下午,在太原市迎泽区低段数学中心组教研活动中,太原市迎泽区朝阳街小学资深数学教师徐瑞芳老师以《数趣相融启迪思维,特色作业赋能成长》为主题,围绕自己承担山西省立项课题“培育学生数学思维的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精彩交流汇报,获得教研员和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此次分享聚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的实施和使用,徐老师深入剖析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从作业设计理念、实践过程与成果展示等方面展开阐述。在作业设计上,遵循“数趣相融”原则,将抽象数学知识融入趣味活动,激发低龄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以特色作业为载体,助力学生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
展示环节中,徐老师呈现诸多基于新教材活动内容设计的特色作业案例。如结合“认识图形”教学内容,设计“图形拼贴画”作业,让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拼出创意图案,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针对“摆水果”题目,由让学生画一画,贴一贴逐步抽象为写一写,说一说,让学生对解决问题有了初步的思维框架,系统培养学生有序思考和分类组合的数学思维;以“数据分类”为基础,布置“小小统计员”实践作业,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知识对汽车、衣服、图书等进行分类,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通过这些特色作业实践,学生不仅对数学学习热情高涨,逻辑思维、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更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通过徐老师的讲述,也为与会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创新作业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迎泽区教科研中心数学教研员安安老师高度评价了徐老师此次分享,她指出徐瑞芳老师的分享充分展现了教师对新教材的深度解读与创新实践能力,以“数趣相融”为核心,将教材活动与特色作业有机结合,有效激发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特色作业真正实现了“减负提质”的教育目标,为全区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值得推广借鉴。
此次交流汇报活动充分展现了迎泽区朝阳街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研究与课题实践中的积极探索,加强了校际间的经验交流与共享,对推动区域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未来,朝阳街小学数学团队教师将以此次区级分享为新起点,持续深耕课题研究,紧扣新课标理念与学生认知特点,通过集体教研、案例研讨、实践反思等多元方式,不断优化作业设计,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贡献更多力量。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王伟华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