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山西省在乡镇增设党建工作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副主任,进一步配强基层党务工作力量。阳曲县在上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领题、精准破题、务实答题,建立并实施《阳曲县乡镇党建办实体运行机制》,县级每月制定《督导清单》,抓好规范运行,基层党建工作质效不断提升。今天走进3个乡镇,看看他们的经验做法及工作成效。

黄寨镇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有效融合,推行“1+6+N”工作法,实现党建办实体化运行。“1”:聚焦“首邑首镇 我是先锋”党建品牌,党建办落实“党委办大事、支部干实事、党员做好事”工作理念,汇聚黄寨发展的强大合力。“6”:落实“六个到位”运行标准(人员、经费、场所、资料、要求、考核到位),配备专兼职人员10名,独立办公场地5间,规范整理4类档案,完善6项制度,经费全额保障,强化考核党建指导员包片指导,17个党组织全覆盖。按照“五办一站两中心”的规范要求,在每个楼层设置指引图,党建办明确标注,方便群众办事。“N”:以党建办为承载,创新共建2个联盟党委,“万亩果园”实体强村党建联盟和柏井村企共建联盟党委。联盟党委成立后,总投资5185万元,包装策划4个产业项目,带动12个村集体经济增收。成立轻资产运营公司,预计年收入达30万元。实体强村党建联盟举办的采摘节活动,吸引1200余名农户参加,销售收入达3500余万元。

泥屯镇紧抓机构改革机遇,在全省率先成立党建办,着力推动实体化运行。完善机构设置。镇党建办优化配置4间办公场所,按照每年不低于15万元的经费予以保障。厘清人员职责。编制《岗位目录清单》,按照“4+3+7”的标准配置人员,逐人设岗定责。设“1正3副”,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岗具体工作;7名兼职人员负责联系纪检监察、社会工作等其他工作;明确1人专职村“两委”干部及后备干部日常管理。顺畅运行机制。明确11项工作职责、4项运行机制,细化延伸5项包联措施。成立党建办党支部,实现党务与业务同频共振。每月下发《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班子成员到包联支部指导落实,确保党建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提质增效。在党建办的牵头抓总下,各项党建任务能迅速安排分解到位,专人监督落实;党委口多岗位协调的工作更加顺畅;各类干部管理更加精准,治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升,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大党建工作新格局。去年以来,泥屯镇承接全省各地市县党建办主题培训12次,专题授课21节,有效覆盖1500余人。

大盂镇打出“建强队伍、完善机制、搭建平台”组合拳,强化党建办实体化运行。建强人才队伍,激发党建活力。按照“4+3+X”标准配置工作人员,从镇机关、站所选拔5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充实到党建办,建立“导师帮带”制度,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定期开展党建业务培训,由业务骨干授课,今年已举办培训3期,覆盖150余人次。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工作质效。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党建办工作职责和任务清单,将党建工作细化为组织建设、党员管理等11项具体任务,逐一明确责任人。建立调度机制,每周召开党建工作例会,对工作进展缓慢的村进行督促整改,今年以来共召开例会20余次,解决党建工作问题8个。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建工作纳入村“两委”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搭建服务平台,密切党群关系。镇党建办牵头抓总,在各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党建服务平台,今年已接待党员群众500余人次,办理事项100余件。组建12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统筹开展“党建+志愿服务”活动,今年已服务群众500余人次,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1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