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项目化学习,赋能学生成长。6月28日上午,太原市第五实验小学校项目化学习活动第一组的7位主讲老师率先登台进行了汇报展示。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太原市教科研中心专家岳亮萍老师把关诊脉,李国强校长、刘晓莉书记、郭惠芳副校长也参与其中,项目成员及其他科任教师认真聆听汇报。
张力老师的《点亮安全灯 照亮回家路》项目用生活场景锚定知识,旨在学生认识上学路上的交通标志及规则,上好守护自己与他人生命的必修课,让交通安全真正成为陪伴成长、护航生命的“隐形安全带”。
邢霞老师的《小小安全员 危急时刻我能行》项目围绕“珍爱生命,当生活中遭遇紧急情况时,如何有效求助”这一关注“安全”的核心问题,来实现学生掌握急救知识,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增强如何求救的责任感。
吴莉芳老师的“校园公共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识别与自我安全防护行动”项目以“校园公共生活中,你能保护好自己吗?”为驱动性问题,依托三张表开展四个阶段学习体验,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得到提升。
张瑞卿老师的传承华夏文化,点亮自信之光——《Chinese Festival》的实践与思考,通过中国传统节日主题项目化学习,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在文化探究中增强民族认同,在思维碰撞中培养创新意识,在项目实践中发展学习策略,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史利鹏老师的《水墨丹青绘芳华》项目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常见的国画笔法、墨法进行游戏创作,完成对国画绘画方法的掌握,进而进行对花卉的彩墨长卷的创作。学生不光体验到了国画的无穷魅力,也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去表现物体。
黄星星老师的项目以“快乐放学路”为主题制作一本立体书,学生从回忆放学途中的趣事,到知识技能学习中对材料特性的探索,到人物结构的了解,再到立体结构搭建方法的专项学习,逐步突破创作难点,使作品兼具艺术性与情感的温度,实现美育与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
闫文璐老师的《晋地萌兽代言短片》项目引导学生借助山西青铜文化,结合信息技术化身推广人,提升艺术与数字技能,展现晋地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家乡自豪感。
教科研专家对此次汇报高度赞扬,项目化特征鲜明,以真实生活情境项目为依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驱动性问题规范且贴近生活,紧扣核心知识,同时配备多元评价,也提出了细化建议,后续可聚焦大单元、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加强教材与课标的整合,可拓展实践场景到社会,系统化串联项目化各环节知识,深化项目学习的核心素养培育。
七份汇报,七种视角,却汇聚着同样炽热的教育初心。老师们将以此次汇报为新的起点,继续深耕项目化活动这片沃土,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点亮更璀璨的未来!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张力 周竹萍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