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3日,学期末的余晖洒落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宛如为这段充实的教学时光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为全面总结教学成果、精准把握学情动态,太原市杏花岭区外国语小学组织各科教师开展了多学科期末质量分析工作。此次分析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融合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特色,通过数据对比、试卷剖析、教学反思等多维度研讨,深度挖掘教学亮点与薄弱环节。各学科教师立足课堂实践与学生表现,将教材知识与学科素养培育相结合,既提炼出晨读午练、班班共读等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也针对综合应用能力不足、学习习惯待优化等问题提出改进路径,以精准剖析探寻破局之道,用专业研判铺就提升之路,为教育的沃土注入新的活力,书写新学期教学提质的崭新篇章。
本次期末英语考试全面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老师们分析认为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能力、听力理解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对单词掌握不牢固,简单知识未形成“肌肉记忆”,复杂知识更难以熟练运用,导致在各类题型中出错,对话逻辑衔接能力欠缺:在填写对话前后句题型上,根据上下文推断合适语句还不够熟练,学生英语书法表达还存在一些问题。
教师在试卷分析时采用分色标注法,使考试情况一目了然,试卷分析可视化创新:红色标注完成较好的题目区域,便于总结教学优势与学生长处。蓝色标注出错率高的题目,直观呈现教学薄弱点与学生知识漏洞。绿色颜色标注进步较大的题目,激励学生并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老师们还提到关注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落实。
几位老师也都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1.强化基础知识落实
严格落实黑体单词“课课清、日日清”,通过听写、小测等方式督促学生及时掌握词汇;设计多样化词汇练习,如造句、情景对话,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与运用。
2.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创设真实语言情境,开展主题造句练习活动。
3.加强听力专项训练。增加听力练习频次与难度梯度,培养学生语境理解与信息捕捉能力。
4.优化对话逻辑训练。针对填写对话前后句等题型,进行专项逻辑推理训练,分析对话常见逻辑关系(因果、转折、承接等),通过示例讲解与练习,提升学生逻辑思维与答题能力。
5.规范书写习惯。将书写训练融入日常教学,强调书写规范与卷面整洁要求,定期开展书法练习与展示活动,激励学生提升书写质量。
6.创新作业设计。加强观察探索类作业布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7.强化课标目标意识:教师需深入研读课标,明确“+”目标内涵,将目标细化到日常教学环节,确保教学方向准确,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
在质量分析会上,数学老师们延续严谨、缜密的学科风格,以表格、图表为利器,将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视觉语言。以表格形式详细列出考试题型、所占分值以及学生得分情况,直观展示各题型学生掌握程度。通过最高分与最低分对比,清晰发现学生在综合运用和抽象概念领域存在明显欠缺;进行上下学期成绩纵向对比,了解学生学习进展与知识巩固情况,为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在使用课件过程中,进行目录编排,便于使用者快速定位内容。通过颜色和图形标注,将试卷题目进行重点标识,直观展现关键题目,在旁边对考点进行归类,实现题目与考点的直观对应,增强视觉引导性,帮助教师和学生迅速聚焦重点。
通过分析,大家对一些学习的有效方法产生了共鸣:
1.知识教学层面。强化知识联系: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理解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整理数学模型:针对常见问题类型,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方法与习惯培养层面。 推行有效方法:落实竖式三查法,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计算习惯;利用闰年记忆歌谣等趣味方法,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教授抓关键词语做题法,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准确性。培养良好习惯:从日常作业、课堂练习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及时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3.教学与生活结合层面。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扎根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语文教师精准对接教材:建立试卷题目与教材单元的一一对应关系,以教材为核心,清晰定位知识点来源,便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与命题方向,实现“教 - 考”无缝衔接。在基础、阅读写作诸方面提出自己的改进措施:
基础巩固常态化:充分利用晨读午练时间,坚持开展古诗文背诵与生字词语听写活动,夯实学生字词积累与经典文化储备,筑牢语文学习根基。
阅读素养提升。
习惯培养:通过开展“班班共读”活动,营造班级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养成每日阅读习惯。借助阅读卡(如摘抄卡、读后感卡等)记录阅读成果,促进学生深度思考,提高阅读效果;同时,将文化浸润(如经典名著阅读)与思维训练(如问题探讨、情节分析)有机统一,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品质。
学习方法优化:倡导“抓题眼”学习法,淡化教师讲授过程,强调学生自主感悟与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
期末质量分析会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这些凝结着经验与思考的改进策略,如同春日播撒的种子,即将在新学期的课堂沃土中生根发芽。未来,学校全体教师将继续携手并肩,以更坚定的信念深耕教学,以更务实的行动提升质量,让每一位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璀璨光芒,共同书写教育事业的辉煌新篇!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徐平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