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正式进入主汛期,强降雨天气频繁来袭,局地极端天气可能引发山洪、内涝、水库险情等灾害,防汛形势严峻复杂。为筑牢安全防线,7月6日下午,省水利厅紧急召开防汛调度会,同步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全面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响应启动!六市进入“战汛”状态
据气象部门预测,山西省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省水利厅经会商研判,决定自7月6日15时起,对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6市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要求相关市县及单位:
压实责任链条:所有防汛责任人立即上岗,开展滚动会商,紧盯水库、淤地坝、中小河流等重点部位;
强化预警转移:对山洪灾害橙色、黄色、蓝色预警区域(详见下文)实施分级响应,落实“叫应”机制,确保群众“应转尽转”;
前置抢险力量:省水利厅已派出4个工作组赴一线指导,抢险队伍、物资储备全部到位。
七大硬核举措,直击防汛痛点
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孟建在会上强调:“防汛工作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住为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防御措施。”针对近期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提出七大关键举措:
- 一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要加强与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沟通合作,滚动会商研判雨水情变化趋势,及时发布暴雨洪水预警信息,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洪水预见期,为防汛调度指挥提供决策支撑。
- 二是加强隐患排查整改。要针对防汛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经常性排查整治,做到汛期不结束、排查不停止、整改不间断,最大程度减少洪涝灾害风险。
- 三是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要紧盯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强化群防群治,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转移群众要及时、坚决、果断,做到应急有响应、撤避有线路、避险有场所、转移要安全。
- 四是强化水库安全运行管理。降雨集中区的水库责任人要全部上岗到位,迅速组织对水库溢洪道、放水设施等关键部位及防护措施进行检查,确保泄洪畅通。病险水库一律空库运行。
- 五是做好淤地坝安全风险管控。要严格落实淤地坝巡查管护措施,强降雨期间要加大巡查频次,特别要重点关注下游有人居住的淤地坝,遇到险情第一时间做好群众转移撤避。
- 六是做好河道防汛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各级河长要加密汛期巡河频次,重点察看过水桥涵、穿堤建筑物等部位,依法依规清理阻碍行洪的障碍物;在建工程特别是在边山峪口易受洪水威胁的工棚营地,要落实落细施工度汛方案,提前做好施工设备和人员撤离准备。
- 七是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工情,做好信息上传下达,出现险情要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妥善处置。
(网易山西 李恒灵 李丽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