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对教育质量关注度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为全面了解万柏林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状况,把握学生发展态势,明确教育教学改进方向,太原市万柏林区教育体育局精心组织召开了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工作会议。万柏林区外国语小学按照工作指示,按时组织相关教师参加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意义重大,为中小学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指明方向。会议期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区域项目总项目组负责人、首席专家刘坚及团队核心成员对2024年监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反馈,反馈聚焦中小学的语文、数学、体育学科,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精准“诊断”与科学指导。
会议伊始,刘坚院长团队借助太原市教育质量健康指数雷达图,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多方面因素展开深度剖析。在学习自信心维度,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信心很好,但是少部分学生存在信心不足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对新知识的探索热情。内部学习动机方面,大部分同学很少依赖外部奖励,有内在的求知渴望,这对其长远学习发展有利。
作业情况分析中,应试作业量少实践作业量多,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大量的实践作业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效提升综合素养。学生整体并不依赖校外补课,分析认为校外补课虽在短期内可能提升成绩,但长期来看,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易导致学生对校外辅导过度依赖,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层面,学习压力过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学生因过度紧张焦虑,影响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整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学生在与同伴相处中存在矛盾,师生沟通存在障碍,影响学生校园生活体验和学习积极性。学校认同方面,学校整体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多方面开展学生活动,以提升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家庭层面,亲子关系的亲疏对学生成长影响显著。整体亲子关系指数优异,专家指出,如果家长因工作繁忙或教育方式不当,与孩子沟通交流少,就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影响孩子情感发展和学习状态。家长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生活进行关注,不要忽视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保护好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
通过对2021 - 2024年太原市教育质量健康指数的跨年比较,从多个维度呈现学生发展变化。品德行为方面,整体保持稳定,今后主要在社会责任感培养、文明行为习惯的持续性等方面进行提升。艺术兴趣方面,随着素质教育推进,学生艺术兴趣有所提升,学校要满足学生多样化艺术学习需求。体育兴趣受体育课程质量、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度等因素影响。不能出现学校体育课程被占用,体育活动形式单一,限制学生体育兴趣发展的问题。睡眠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睡眠时间普遍减少,影响学习效率和身体健康。
学习策略上,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知识总结归纳能力不足。学习兴趣方面,随着学科难度增加,部分学生对某些学科兴趣降低,需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业标准达成方面,不同学科、学校间存在差距,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在知识深度理解、综合运用能力上,部分学生未达学业标准。
从2021 - 2024年小学和中学太原市教育总体情况来看,小学阶段教育在基础知识积累方面成效显著,要更多的在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和深度上加强。中学阶段教育面临升学压力,在应试与素质教育平衡上存在挑战。学校不能过于注重升学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社会实践能力提升方面要多投入。
在学科发展上,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整体稳定,今后要在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进行提高;体育学科受重视程度逐渐提高,优化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中学阶段语文教学在文学鉴赏、写作能力培养上需加强;数学学科在思维拓展、知识应用方面需提升;体育学科要更多关注学生体能、培养体育竞技精神。
最后,此次2024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从品德行为、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发展、劳动教育几方面对万柏林区中小学进行分析,为万柏林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数据支持和问题剖析。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数学、体育学科的监测反馈,以及对影响学生发展因素、教育健康指数跨年比较和教育总体情况变化的分析,明确了万柏林区义务教育在教学质量、学生发展、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在未来教育工作中,太原市万柏林区外国语小学应基于此次会议成果,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加强家校合作,缩小学校间差距,推动全区义务教育向更高质量迈进,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网易山西 黄晶 贾婷茹 通讯员 贾雯 助编 兰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