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月5日,太原市外国语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清徐紫林醋工业园区和六味斋基地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共180余名党员参与活动。
全体党员首先齐聚在会议室举行“七一”表彰大会,会议由党委委员、副校长史震同志主持。会议对2024-2025年度推选出的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小组长、优秀党员和青年党员标兵进行了表彰,同时本年度还创新性地对常年奋斗在教学工作一线的十年及以上党员年级主任、班主任和教导员教师颁发了特别贡献奖,对30年以上党龄的在职老党员颁发了表彰奖,以上表彰名单分别由党委委员、纪检书记李海波同志,党委委员、副校长曹向阳同志和党委副书记袁万银同志宣读。新增特别贡献奖项的设立和原有青年党员标兵奖项的延续,有助于激励党员教师扎根年级主任、班主任、教导员等关键岗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将党支部建在年级组、班级管理最前沿,切实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一支部张晋萍同志代表特别贡献奖获奖党员教师,第六支部张馨文同志代表青年党员标兵教师分别发表演讲,两位党员教师从自己的从教经历出发,字字句句彰显责任与荣光,不论是在一线的长期坚守还是对教学教研工作的思考和创新,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赤诚之心,凝聚起见贤思齐、奋发作为的磅礴力量。
临近大会尾声,党委副书记袁万银同志对本年度的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发言,袁书记对校党委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老中青党员教师的代表案例鼓励每一名党员扎根基层,全心全意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同时表示本次主题党日活动选择两家百年企业,将老字号的“工匠”精神和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家”精神相结合,为太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精神力量。最后袁书记鼓励党员教师要做到“精益求精、价值坚守、改革创新”,学习身边的榜样,在教育的征程中,书写属于太外人的辉煌篇章!
大会结尾党委副书记袁万银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本年度新发展的预备党员李雪洁、普云珊、李韩玥和王玺四位同志第一次宣誓,在庄严的誓词中展现了党员们一心向党、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昂扬风貌。
接下来党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紫林醋工业园区和六味斋基地。两个百年企业均以弘扬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和现代化食品加工为特色,园区环境优美,体验项目丰富,让在场的每一名党员教师深入感受到了企业匠心的深厚内涵。从承载三百年沧桑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到守护“舌尖安全”的食品安全监测中心;从寓意奋斗征程的“追梦长廊”,到现代化生产的“五大车间现场”。党员教师们边走边学边悟,非公企业党建品牌建设的鲜活经验、“中华老字号”在党建引领下的创新蝶变,为党员们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教材,深化了对党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深刻理解。
参观结束后,党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参观学习受益匪浅,新发展党员同志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感言:
李雪洁:“参访紫林醋园与六味斋基地,百年老字号的匠心传承令人动容。严苛的食品安全把控与独特工艺彰显了“品质即生命”的真理。作为青年党员教师,我们当以此为鉴,既要扎根传统,守护初心,又要开拓创新,在传承突破中担当时代使命。”
普云珊:“此次党员活动让我深受启发。在现代化醋厂和六味斋的参观中,传统工艺与智能生产的融合让我深刻体会到守正创新的意义。流水线上的精准操作,既传承了匠心,又展现了科技力量,正如我们党员既要坚守初心,也要与时俱进。入党宣誓和表彰先进,更让我坚定了信念:作为党员,必须在时代发展中勇担使命,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行动中。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激励我在工作中求真务实、砥砺前行。”
王玺:“值此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台上举起右拳宣誓的时候,除了心中的激动,我更意识到这更是一份责任。我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共党员。今日参观紫林醋厂以及六味斋两个具有渊源历史的我们山西本土企业,看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管理的协同作用,以及党建所提升的凝聚力,竞争力,无疑更让我坚定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也是一次很好的精神洗礼,以“工业+党建+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将党性教育课堂搬到生产一线与发展前沿。党员们在醋韵酱香中触摸民族匠心,在行走课堂里感悟党建伟力。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校党委和广大党员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宗旨,砥砺拼搏意志,以一往无前的昂扬姿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