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千万工程” 绘就的乡村振兴蓝图,到 “和美乡村” 勾勒的民生愿景,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正迎来 “颜值” 与 “气质” 的双重跃升。在阳曲县凌井店乡,湾里村以 “红色抗战” 铸魂、“双拥示范” 聚力、“清廉村居” 筑基,将党的二十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的号召转化为生动实践,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考卷上,写下了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答案。

湾里村村委位于阳曲县凌井店乡东部,海拔1000米,距阳曲县城33公里,距乡政府2公里,下辖三个自然村:东湾村、西湾村和后沟村,现有人口333户930人,常住户210户470人。
红色铸魂:让革命精神成为振兴“源头活水”
红色,是镌刻在乡村肌理中的精神图腾,更是驱动发展的深层密码。在湾里村,党组织如同坚固的基石,将战斗堡垒深深扎进乡土:党员冲锋在前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先锋模范的光芒照亮邻里街巷,让 “党建引领” 不仅是标语,更是看得见的行动力。
当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的血脉,便催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从 “外在美” 到 “内涵美” 的进阶中,党组织牵头绘就的蓝图里,既有产业兴旺的盘算,也有人才归巢的考量;既有文化传承的坚守,也有生态保护的担当。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落地生根,城乡融合的暖流浸润肌理,让乡村振兴不仅是村容村貌的焕新,更是精神内核的升华。
革命精神在这里从未褪色,而是化作了春耕秋收的干劲、邻里互助的温情、开拓创新的勇气。这份跨越时空的力量,恰似汩汩清泉,持续滋养着乡村振兴的沃土,让湾里村在时代浪潮中,既守得住根与魂,也迈得开步与路。
清廉筑基:清风正气涵养“治理新生态”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这一要求在湾里村的 “清廉小游园” 里可见一斑。“以清为贵,以廉为尊” 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这份浸润人心的 “清风正气”,涤荡着乡村治理的每个角落,让 “微腐败” 在阳光下无处藏匿。
建设清廉乡村,构建有效覆盖的基层监督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农村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持续巩固优化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具有重大意义。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基层政治生态的绿水青山,是湾里人共同的责任。
双拥聚力:军民同心共筑“团结同心圆”

湾里村驻地部队援建双拥客栈,如同一座军民连心的桥梁,在乡土间架起了情感共鸣的纽带。双拥客栈是集文化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特色空间,正在成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生动注脚,它以有温度的服务实现有价值的教育,用可感知的优待传递可传承的精神,通过实体空间传递家国情怀,强化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集体情感。
当军徽的光芒与炊烟的暖意交相辉映,双拥精神便化作了村庄发展的隐形力量,推动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更紧密的姿态共赴美好未来,让 “团结同心圆” 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圈画得愈发圆满坚实。
民生为本:让“幸福晚年”照进现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乡村振兴最温暖的注脚。在湾里村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内窗明几净,桌椅摆放整齐,设施一应俱全,这背后,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努力。未来,湾里村将持续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不断完善老年食堂的服务,同时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老人们在村里就能享受到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正如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的国家战略所指,湾里村正用贴心服务告诉世人: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庄 “美起来”,更要让每一位老人 “笑起来”。
从红色故事里读懂初心,在双拥情谊中感受温暖,于清风正气里看见未来——湾里村的实践,正是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生动缩影。当乡村振兴的春风拂过阳曲大地,这座海拔1000米的村庄,正以三色交融的独特魅力,邀请每一个人前来:在这里,读懂中国乡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来湾里吧,看时代强音如何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看湾里村村民如何用双手绘就属于自己的幸福画卷!
(来源:阳曲微讯)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