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从汾河碧波到童颜笑靥,一群身着“e水滴”蓝马甲的晋中信息学院学子,用脚步丈量水源地,用行动守护生命线。他们深入汾河二坝、凤凰山、庞庄水库、郭堡水库、文峪河水库,走进太谷游泳协会、百福疗养院与明星幼儿园,在躬身清理中守护清澈,在科普互动中传递信念,绘就了一幅饱含青春担当的“水源守护图谱”。
晋中信息学院“e水滴”保护饮用水源绿色发展倡导团多站联动,守护不息。跨越汾河二坝、凤凰山、庞庄水库、郭堡水库、文峪河水库,再到太谷游泳协会、百福疗养院与明星幼儿园,数日奔波里,每一分钟都浸透着青年对碧水的珍视。细数每一次行动的足迹:从水利课堂的知识汲取到库区清理的躬身实践,从双水库的生态探索到急救技能的严谨演练,从对银发长者的温情宣讲到对童颜稚子的启蒙播种,每一步都扎实而坚定。这趟水源守护之旅虽暂告段落,却已在山水间播下环保的种子,静待其如江河奔涌,滋养四方。
7月2日,首站汾河二坝清徐中心站,开启了“知识输入+行动输出”的实践模式。水利专家们倾囊相授:站长张潮峰解析防汛协作机制,胡效珍演示墒情监测仪,韵小斌讲解雨量筒,王笑义强调水位报送的“毫米精度”。
理论学习后,志愿者们即刻行动!库区垃圾清理、违规垂钓劝离,汗水浸透衣衫,承诺化为行动。“守护汾河就是守护未来”,指导老师的话语与成员“责任从口号变重量”的感悟,让生态使命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变得无比真切。
守护的脚步不停歇。在凤凰山崎岖的山路上,志愿者们展开地毯式清理,烟头、塑料瓶等垃圾被一一拾起,汗水换来了青山的洁净。
宣传同步展开。他们向游人发放手册,热情讲解水源保护知识,真诚感染着路人。驻足聆听、点头承诺,每一次互动都是环保意识的悄然传递。两地行动,共同书写了“认知深化—行动转化—意识传递”的生动闭环。
团队兵分两路,深入庞庄、郭堡与文峪河水库,构建立体护水图景。
庞庄水库(“太谷水塔”):清理岸线、放生生物、劝谕违规,在实践中理解防汛与供水的平衡。
郭堡水库:围观水质监测数据,感受科技如何精准守护“大水缸”的安全。
文峪河水库(六十年代工程奇迹):探寻其历史,理解它在黄河流域生态战略中的厚重分量。
生态宣讲深入牧区与居民点,科技的力量与历史的回响,让守护水源的使命更加清晰而坚定。
在双水库实践同期,另一组志愿者走进太谷游泳协会,为生命安全护航。
指导老师紧扣“黄金四分钟”,详细解析溺水急救要点,纠正常见误区,严谨演示心肺复苏,并组织模拟演练。净水行动守护生态,急救演练守护生命,“敬畏生命”与“守护水源”在此刻完美交融。
“守护生命之源”的课堂搬进了百福疗养院。
志愿者们化身贴心宣传员,为老人讲解日常节水妙招,阐释水源保护的国家大义。一场别开生面的“小龟课堂”引发浓厚兴趣——郭子兴用模型讲解科学放生对水域生态的关键作用。温情互动中,92岁老者深情朗诵颂党诗稿,众人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环保理念在信仰与温情的交织中悄然浸润。为老人按摩的细节,更传递了青年的关怀与担当。
在明星幼儿园,志愿者变身“健康小导师”和“科普使者”。
他们生动讲解喝生水的危害、“每天8杯水”的健康准则,互动问答帮助孩子们建立饮水好习惯。借助乌龟模型,科普了随意放生外来物种的危害,激发了童真的好奇心。绘画环节,孩子们在引导下,画出关闭滴水龙头、清澈河道游鱼等场景,用稚嫩的画笔表达对水的珍视。节水护水的种子,就这样在童心里悄悄萌芽。
躬身清库区,银发听科普,童手绘清流...晋中信息学院“e水滴”团队的足迹,串起了一幅从知识到行动、从青年到老少、从水源到生命的青春守护图谱。这趟“三下乡”之旅虽暂告段落,但守护的信念已然扎根。点滴“水滴”的跃动,终将汇聚成滋养大地的澎湃江河,让绿色希望在乡野间生生不息,永续长流!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通讯员 武晋敏 助编 李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