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新教材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金钥匙”?7月14日,山西省小学科学新修订教材培训火热进行,太原市迎泽区青年路小学教育集团万科分校全体科学教师积极投身这场“充电”盛宴。他们与全省同行一道,深入苏教版二、三年级新教材的核心单元——《研究土壤》、《固体和液体》、《玩磁铁》等,在热浪蝉鸣中探寻科学育人的创新路径,为新学期蓄力。
此次省级培训聚焦新课标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解读,多位重量级专家带来深度解析:
冯毅老师率先拆解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研究土壤》单元,阐释其教学目标:如何通过趣味实验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壤成分与类型,点燃科学好奇心。
季荣臻老师凭借深厚的研究功底,从编写意图出发,精要阐述了《固体和液体》单元的核心概念架构。
教材分册主编单道华老师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单元进行了全面培训。她深入剖析单元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物品材料,理解特性与用途,建立材料-物品联系,激发对材料科学的兴趣,培养观察与探究力。
方锦强老师深度解读二年级下册《玩磁铁》单元的设计意图,强调磁铁从生活(冰箱贴)到科技(磁悬浮)的广泛应用,揭示其学习价值。
科学教育领域资深专家冯凌老师则对二年级上册《用力以后》单元进行了细致剖析,逐一解读《推和拉》、《形状改变了》、《动起来与停下来》三课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培训全程,万科分校的教师们全情投入,专注聆听,详实记录。培训结束后,大家积极撰写心得,一致表示要将所学精髓融入教学,点燃学生科学热情,扎实培养其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行动,是学习最好的注脚。 展望新学期,万科分校科学教师已摩拳擦掌:将培训所得转化为生动实践——让土壤实验在校园角落“生根”,让磁铁游戏为课堂注入“磁力”,让“推与拉”的探究融入课间互动,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思”。他们将以新教材为蓝图,引领学生在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的真实历程中涵养科学思维,让探索之光点亮成长之路,为区域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万科力量。
(网易山西 郗艳 通讯员 刘格格 助编 李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