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太原市小店区东中环学校):暑期家务忙,劳动教育显效
在基础教育聚焦 “核心素养” 的今天,“生活技能” 早已成为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 “隐形课程”。这个夏天,山西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太原市小店区东中环学校)以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为指引,精心策划了分年级暑期家务劳动实践活动。他们将课堂搬进家庭,让 “博雅学子” 在锅碗瓢盆的交响、整理清扫的实践中,为成长扎下坚实的根基。
一至五年级的孩子们化身 “生活小主人”,依据自身能力认真践行这份特别的 “暑假作业”:专注的眼神里藏着对细节的较真,灵巧的双手间流淌着对实践的热忱,满满的成果中凝结着对劳动的感悟。这些生动的瞬间,不仅是对活动目标最鲜活的诠释,更深刻印证了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精神内核。
孩子们稚嫩的小手正仔细将书本、文具“分门别类、大下有序”地放入书包。一年级孩子在实践中摸索整理诀窍,书本平整、文具归位,他们迈出了自我管理的第一步,心中萌芽了对生活的条理性与责任感。
一张张照片捕捉了“魔法”时刻!二年级孩子灵巧的手指翻飞,漂亮的“兔耳结”在鞋带上诞生;小梳子分区梳理,乱发瞬间变得服帖整齐。孩子们大方分享这些生活小妙招,通过照片分享互相学习。成功系好鞋带后相视而笑的瞬间,洋溢着互助分享的快乐与独立的喜悦。
肥皂泡飞舞见证成长!对比照最具说服力:一张是沾着污渍的小袜子,另一张则是经过孩子们小手搓洗后洁净如新的样子。在父母指导下,三年级孩子掌握了“重点部位预搓洗”、“深浅色分开洗”的清洁窍门。这组充满成就感的对比照片,晒出的不仅是干净衣物,更是满满的家庭归属感与劳动自豪感。
镜头记录下一个个“第一次”的专注尝试:可能是小心翼翼地翻炒锅中的菜肴,或是认真擦拭家具的边角,又或是给绿植细心浇水。四年级孩子们在解锁新技能中坦言:“原来扫地也有‘路线图’!”“第一次煎蛋明白了耐心的重要。”那微微皱起的眉头或成功后舒展的笑颜,凝固了真实的挫折与顿悟,是锤炼实践智慧的最佳注脚。
高年级学子的镜头更显沉稳与责任。五年级的孩子稳稳握住刀柄切菜的正确姿势、仔细阅读清洁剂说明书的侧影、认真给湿滑地面放置防滑垫的动作。他们梳理的“家务安全锦囊”,体现在这些规范操作的特写镜头里,是责任意识提升的直观体现,为快乐劳动筑起坚实防线。
劳动,是最好的成长课!这个假期,博雅学子们在家务实践的沃土上,不仅掌握了必备的生活技能,更在汗水中浇灌出受益终身的劳动好习惯——责任感、独立性、自信心与家庭担当。让“劳动光荣”成为习惯,让“动手实践”成为自觉, 这正是培育“敦雅学子”的坚实根基。一起为这些“劳动小达人”喝彩,继续鼓励并期待他们在生活的点滴中持之以恒,以勤劳的双手浇灌习惯之花,让良好的劳动习惯内化为敦雅气质,成就未来人生的繁花似锦!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博雅少年,未来可期!
(网易山西 张敏 通讯员 王婕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