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西 > 正文

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校班主任德育研修的夏日诗行

0
分享至

在名校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光影,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校的班主任们正认真聆听该校“自主德育”模式的介绍。7月8日,该校由政教处负责,组织班主任队伍和德育管理干部队伍,赴哈尔滨参加了由北师大主办的中学德育创新与学生管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和教育的重要角色,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班级的发展。作为连接学校、学生与家庭的核心纽带,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班级氛围与学生成长。此次学习培训旨在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增强管理能力,拓展教育视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更好地履行班主任的职责和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开班寄语:锚定方向启新程

在开班仪式上,秦瀚主任作为学校代表进行发言。指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砥柱,肯定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并感谢了领导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最后向老师们提出了三点期望: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学以致用,勇于创新;加强沟通,携手共进。希望老师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和太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专家引领:智慧碰撞明思路

受邀的全国知名班主任郑学志老师以《家校关系的处理艺术》为主题,结合数十年一线经验,用生动案例拆解家校矛盾本质——“矛盾源于信息差,信任始于共情力”。“先处理心情,再解决事情”的沟通原则让老师们印象深刻。他强调“家校不是管理与被管理,而是教育合伙人”,提出的“家庭优势资源图谱”“问题前置沟通清单”等工具,让协作有了具体路径。好的家校关系是春风化雨,而非剑拔弩张。未来老师们将践行“换位思考、专业引领、长期陪伴”理念,构建真正的教育同盟。

名校考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在会务组带领下,大家前往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地考察学习。哈尔滨师范大学大附属中学创办于1958年,作为省重点中学,“自主德育”模式令人印象深刻:学生自主组建的志愿服务队、班级事务轮岗制,让每个孩子都有责任感。班主任角色更像“引导者”,通过每周“成长树洞”信箱倾听学生心声,用“优点放大镜”班会强化正向激励。家校共育方面,他们的“家长开放日+课程共建”模式,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这些实践让老师们明白:好的班级管理,是给学生舞台,与家长同行,用细节滋养成长。

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付丽旻老师以《班集体管理和创新的艺术》为主题,结合实例详细的阐述了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的重要性,鼓励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比如设置“班委会”并定期轮换。她强调班级文化建设,像打造昵称文化,增强师生亲近感与班级凝聚力。在家校合作方面,建议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活动,利用数字平台加强沟通。此次培训为老师们的班级管理工作注入新思路,实用性十足。

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付丽旻老师以《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为主题,从儿童发展角度,阐释了情绪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点明了抗压能力的培养要点。结合实例系统分析了行为偏差典型表现,还探讨了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传授了观察记录、走访调研等实用方法。今后,老师们会将所学运用到班级管理中,用心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邯郸市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丁玉海老师就《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备课》做了专题报告。丁老师开场点明了人工智能融入备课是教育趋势,接着进行了实操演示,利用DeepSeek梳理教材框架、挖掘知识点关联,还借助豆包智能体生成教案大纲与丰富教学素材,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教学方向,解决备课难题。分享了巧用Kimi智能体分析学情,让备课更贴合学生需求。这次培训让老师们看到人工智能对备课的强大助力,今后大家也会积极运用,提升备课质量。

“理论”+“实践”灵活学习启思路、找方法

老师们专注听讲,积极思考,认真记录讲座要点,使得自己在讲座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思考着如何将所得知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创新德育学生管理的方法,提升管理质量。

“研讨”+“分享”交流学习谈体会、讲感悟

在分享与讨论环节中,大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紧密围绕讨论主题,分享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重点交流了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特色亮点,分享了德育工作实践中破解难点问题的高招实招,畅谈了对本次培训班的体会感受及美好愿景。

弦歌不辍,研究不止。这次有精度、有力度、有广度,日程充实、干货密集的班主任暑期培训让大家满载而归。对进一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化班级文化建设、深化家校协同育人、优化学生行为引导、细化心理健康关怀为抓手,切实提升班级管理效能有深刻启迪。经过培训,老师们进一步坚定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念与担当,将坚持以生为本、守正创新,以情育情、以德育德,以智启智、以行导行,用心浇灌每一颗心灵,用爱陪伴每一段成长,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学习心得:感悟成长绽芳华

初二年级组长安小华老师:

聆听了郑学志老师的《家校关系的处理艺术》讲座,这场讲座为我打开了家校关系的全新视野,让我受益匪浅。在认知层面,郑学志老师的分享帮助我实现了一次理念的飞跃。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构建“家校共同体”。这一理念强调的是将家长、学生和教师紧密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让各方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而不仅是一个家校合作。这不仅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更是对教育本质理解的深化。它让我明白,只有当家长和教师站在同一立场,拥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时,才能真正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还分享了许多极具实操性的建议,这些建议为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提供了清晰的路径。这次讲座让我收获颇丰。我会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推动家校共同体的建设,为学生的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 。

初一班主任范杏莉老师:

听了付丽旻老师的讲座,她讲到:师爱不同于母爱,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无条件,有原则,有方向,讲公平”。感受如下:

无条件的爱:不因学生成绩、家庭背景、性格差异而区别对待,接纳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让学生感受到无论表现如何,都能获得尊重与关怀。比如,成绩落后的学生同样能得到鼓励,调皮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老师的耐心引导。

有原则的爱:爱并非无底线纵容,而是在明确的规则和是非标准下进行。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会及时指出并引导改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因溺爱而让学生迷失方向。

有方向的爱:师爱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成长,引导他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比如培养良好的品德、学习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而非单纯满足学生的即时需求。

讲公平的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关注和发展资源,感受到教育环境中的公正与温暖。

这种师爱既能给予学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又能为他们的成长指明道路,是教育中“严慈相济”的生动体现。

高二班主任王微老师:

《放权与关爱:班级管理的双翼》班级管理非为辖制,而是引导生命走向丰盛。陶行知先生曾言:“教是为了不教”,深悟此理后,我开始将班级事务真正托付于学生手中:班干部轮值、学生议会、自习课管理——放手之处,是信任浇灌出的责任感与创造力。

然而放权不是撤防,而是转换守护的姿态。真正的关爱乃是俯身倾听,如《论语》所倡“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行止,体其冷暖。当细微变化如星光初显,我便化身和煦春风,及时拂去少年眉间的迷茫与阴翳。

放权赋予学生翅膀,关爱则为其导航。二者相谐,班级运转如有机体般舒展自如。班级管理本非工业流水线,它更像叶圣陶先生所言之“农业”:耕耘心灵土壤,播撒信任阳光,施以理解甘霖,而后静静期待每一朵花应时而绽——这正是师生间最深沉的心灵共振。

安全室主任吕晓中老师:

此次德育创新培训通过“家校关系处理”“班集体管理创新”“行为偏差识别”“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教学设计与实施”等专题讲座及哈师大附中实地参观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需要家校协同、科学管理与心理关怀并重,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我们以创新思维方式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推动我校全员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

团委书记秦瀚老师:

本次德育创新培训通过“家校关系处理”“班集体管理创新”“行为偏差识别”等专题讲座及哈师大附中实地考察,让我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需要家校协同、科学管理与心理关怀并重,启发我以创新思维和人文温度构建更有效的育人模式,未来将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办公室副主任任钰老师:

本次德育创新培训将专题讲座与实地考察深度融合,让我对德育工作有了立体认知。“家校关系处理”的沟通技巧、“班集体管理创新”的多元路径、“行为偏差识别”的科学方法,在哈师大附中的实地考察中得到生动印证——那里的家校共育场景、特色班级文化、个性化辅导案例,正是理论落地的鲜活样本。尤其在听完郑学志老师《家校关系的处理艺术》讲座后,我深受触动。他指出家校沟通存在的常见问题,像信息偏差、情感冲突等,都直击痛点。他强调的情感传递、情绪处理和共同体构建,为解决问题指明方向。我认识到,只有用真诚和技巧搭建家校桥梁,才能凝聚教育合力,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高二班主任杨慧慧老师: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明确了德育的意义——不仅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更是帮助他们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人。

听郑学志《家校关系的处理艺术》讲座,我深受启发。郑老师梳理常见沟通问题,给出构建家校共同体、传递情感、管理情绪等有效策略,还分享丰富案例。认识到家校共育的关键,是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听完付丽旻老师《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讲座,我深受触动。老师凭借丰富案例与专业知识,清晰剖析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行为偏差表现,还分享实用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让我明白关注学生情绪、理解问题根源的重要性,今后我定会学以致用 。未来我会将所学融入实践,不断探索适合班级学情的德育方法,与学生共同成长。

高三年级组长宣晓丽老师:

付老师在班级管理上,赋予了我新的能量与认知,例如采用每周100分自主管理、双课代表等制度。关注学生双面性,聚焦自主管理与家庭教育,强调心中有远方、肩膀有担当,通过控制规范行为等方式,助力学生成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看到学生的努力,信任学生的力量,尊重学生的成长。

高一班主任杨艳荣老师:

聆听付丽旻老师讲座,收获颇丰。我深刻认识到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在学习、人际、情绪和行为方面的种种表现,学到观察记录、走访调研等实用方法 ,也学到教师应具备认知、意志等六种心理品质力量。在今后工作中,我会运用所学,敏锐察觉学生心理问题,以积极心理品质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高二班主任赵婧老师:

听了郑学志老师关于家校关系处理艺术的分享,我深受启发。过去与家长沟通时,有时仅站在学校角度,未充分考虑家长的想法,导致部分沟通效果不佳。

郑老师强调构建家校共同体,让我明白要和家长站在同一战线,共同为学生成长努力。在情绪处理上,也不能把工作的负面情绪带回家校沟通中,要始终保持耐心和热情。今后,我会运用所学,多倾听家长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携手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

后勤副主任王海瑞老师: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育培训活动。在学习中,我聆听了郑学志老师的《家校关系的处理艺术》和付丽旻老师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讲座,深受启发。这两场讲座如同一盏明灯,让我对德育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德育不仅是规则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不仅是品德的培养,更是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人。未来,我将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班级建设,主动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需求。我愿以行动诠释德育的温度,让每一次成长都充满爱与责任。

高二年级组长徐瑞娜老师:

近日聆听了几位专家关于家校沟通的专题讲座,让我对教育中的“关系力”有了全新的认识。过去,我常将家校沟通视为简单的“任务”——传递学校要求、反馈学生问题,却忽略了这背后是情感与目标的双向奔赴。

一、从“单向传达”到“双向共建”。

二、情绪管理是沟通的基石

三、以“成长思维”重构沟通目标

未来,我计划将所学化为行动:建立“家校沟通记录本”,定期反思改进;设计“家长需求问卷”,精准把脉合作方向;在班级群中增设“正能量分享”栏目,用图文展示学生的闪光点,让沟通从“解决问题”转向“传递希望”。

感谢专家老师的智慧点拨,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美好,在于教师与家长用信任与专业编织成一张托举孩子的网。而这张网的韧性与高度,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

高二班主任刘丽芳老师:

听了丁玉海老师的讲座《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备课》,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AI之于教育,远非冰冷工具,它正成为重构教学生态的关键力量。当教师以专业智慧为舵,以育人初心为帆,善用AI之长风,教育这艘航船定能驶向更高效、更个性、更富创造力的新水域——在那里,每一位学生独特的潜能将被更精准地唤醒与滋养。教育的未来图景,正在这人机智慧的和谐交响中,徐徐铺展。

初二班主任贺凤老师:

家校合作就像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着学校与家庭这两个重要的教育阵地。我聆听了郑学智老师“建好家校共同体”的讲座,这场讲座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家校合作领域探索的道路,让我对家校共同体的重要性、深远意义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

老师通过一系列生动且发人深省的数据和案例,深刻阐述了家校合作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学校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系统的学习,而家庭教育则更注重品德的塑造、习惯的养成和情感的滋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一个因家庭环境缺乏关爱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为例,在学校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孩子虽有一定进步,但始终难以彻底转变。直到老师与家长深入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家长积极调整教育方式,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鼓励,孩子才逐渐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都有了显著提升。这个案例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只有学校和家庭紧密携手,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高三班主任康银娥老师:

聆听付丽旻老师《班集体管理和创新的艺术》讲座,我收获满满。付老师分享的岗位自主申报、定期轮岗和项目组制度,能极大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其责任感与协作能力。这让我反思过往管理方式,也为今后班级管理提供新思路,我定学以致用,提升管理水平 。

高一班主任李俊波老师:

我听了郑老师关于构建“家校共同体”的讲座,收获颇丰。我们通过构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及社区相关力量共同参与形成的家校共同体,能更好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孤军奋战”,而是家校同心,携手共进的旅程。家校同心同行,静待花开!

初二班主任宋健老师:

本次家校共同体高级思维培训,深刻启发了我对协同育人的认知边界:

理念升维: 培训打破了家校仅是“信息互通”的浅层认知,揭示了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家庭与学校需在育人目标与价值观上深度共振,形成教育合力。

思维跃迁:通过“批判性思考”、“系统性分析”、“创新性问题解决”等工具的演练,我掌握了拆解复杂教育情境(如学生动力不足、行为偏差)的科学方法,能够超越表象,协同家庭探寻根源性、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实践赋能: 学习了设计“家校共研课题”、“协作式决策流程”等具体策略,有效激活家长智慧资源,推动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共育,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前瞻性。

此次培训是理念的重塑与实践的指南,我将积极运用高阶思维工具,与家庭结成更紧密、智慧、行动一致的成长伙伴,共同优化孩子的教育生态,实现家校共育质的飞跃。

高二班主任宫福仙老师:

参加付丽旻老师“把班级还给学生”的培训,我收获颇丰。付老师通过“体育课被占”的案例,让我意识到五育并举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要调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师生双赢。在校园合唱节组织的案例中,我看到了班级岗位制定的意义,充分挖掘学生特色,能让大家各司其职,投身班级建设。辩论赛的案例则提醒我关注学生的多样性,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人际交往。

这些案例让我深刻理解到,班级管理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同时,教育要有大格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成长赋能,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班级中健康成长,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人。

初二班主任王智华老师:

参加付丽敏老师关于班级管理技巧的培训,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深受启发。

付老师强调,班级文化绝非墙上的标语,而是师生共同创造的默契,是一种渗透在日常点滴中的精神力量。她分享的“每周小事分享会”让我印象深刻,学生们在分享中互相倾听、理解,班级凝聚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这种从生活细节入手,用轻松的方式建立情感纽带的做法,比刻板的规则更能打动学生。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付老师还提到要尊重学生个性。她鼓励学生参与班级布置、活动策划,让每个人都能在班级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让我意识到,好的班级文化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师生共同谱写的乐章。

这次培训让我明白,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细腻的工程,需要我们用心、用爱去浇灌,让班级成为每个学生温暖的精神家园。

初一班主任王莉君老师:

参加“人工智能助力高质量教学设计与实施”培训后,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思考。

AI工具让学情分析更精准,通过分析学生作业、课堂互动数据,能快速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困惑,比如识别出偏科学生的薄弱环节,便于个性化辅导。

班级管理中,AI考勤、行为分析系统减轻了事务性负担,让我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心理。课堂上,AI生成的互动课件提升了趣味性,像用虚拟场景讲解历史事件,学生参与度明显提高。

但技术只是辅助,班主任的情感关怀不可替代。未来我会合理运用AI,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守护师生间的温度,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班级成长。

初二班主任刘敏老师:

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聆听人工智能讲座,我深切感受到AI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AI贯穿教学全流程,从备课生成个性化教案、动态演示抽象概念,到教研中分析真题、提炼规律,大幅提升了教学效率与精准度。在个性化学习方面,AI通过学情画像精准定位学生知识盲区,提供动态学习路径,还延伸至心理辅导领域,实现全人培养。

不过,AI应用也面临挑战,如过度依赖可能削弱学生思考能力,数据隐私存在风险,这要求教师设计开放性任务,保留人工复核通道。未来,教师角色将从“执行者”转为“设计师”,需兼具技术融合力与人文洞察力。

此次参观让我坚信,技术虽能改变教育形式,但教育的本质——激发潜能、塑造品格不会改变。在拥抱AI时,我们更应坚守教育初心,以敬畏之心守护教育温度。

初二班主任鲁永强老师:

为期五天的培训课程已经结束,教师培训的期限有止境,但学无止境。这次哈尔滨之行,我最大的体会是:教师上课若想要上得生动有趣,多姿多彩,需要花心思。特别是对于课程设计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这方面,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地方。另外,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大胆设想,细心求证,勇于探索。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通讯员 王莉君 助编 兰亚丹)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司马懿和杨修都很聪明,为什么曹操杀了杨修却留下司马懿?

司马懿和杨修都很聪明,为什么曹操杀了杨修却留下司马懿?

史论纵横
2025-07-18 20:39:08
韩鹏:新外援取代谁要和俱乐部沟通 我是年轻教练也要总结和提高

韩鹏:新外援取代谁要和俱乐部沟通 我是年轻教练也要总结和提高

直播吧
2025-07-19 21:43:15
正式卸任,临时主帅离任,国足新帅或敲定,55岁,团队年薪4000万

正式卸任,临时主帅离任,国足新帅或敲定,55岁,团队年薪4000万

东球弟
2025-07-19 07:32:48
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江苏省工作动员会召开

中央第五巡视组巡视江苏省工作动员会召开

极目新闻
2025-07-19 19:16:30
解放军上将军衔,相当于地方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

解放军上将军衔,相当于地方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

史小纪
2024-06-17 15:09:16
网传大明玉遗体下游17公里找到,芯语卡在石缝,早前有个趴石头上

网传大明玉遗体下游17公里找到,芯语卡在石缝,早前有个趴石头上

凡知
2025-07-19 10:50:20
头伏饺子有讲究,建议大家:少吃韭菜和芹菜,多吃4样,都有讲究

头伏饺子有讲究,建议大家:少吃韭菜和芹菜,多吃4样,都有讲究

阿伧说事
2025-07-19 07:54:38
纪委公布:巡视工作变了!公务员这7类“小动作”,将被实名问责

纪委公布:巡视工作变了!公务员这7类“小动作”,将被实名问责

诗词中国
2025-07-19 17:27:07
定了!巴萨租借拉什福德达协议+含买断条款 首次报价就被曼联接受

定了!巴萨租借拉什福德达协议+含买断条款 首次报价就被曼联接受

风过乡
2025-07-19 22:36:56
外卖员送餐发现是自己地址,接下单:我倒要看看谁在我家!

外卖员送餐发现是自己地址,接下单:我倒要看看谁在我家!

晓艾故事汇
2025-07-14 17:13:00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 ”,日本网友纷纷评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语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 ”,日本网友纷纷评论。

日本物语
2025-07-19 20:51:42
央视《扫毒风暴》遭痛批,年代剧要接地气,但绝不是“接地府”!

央视《扫毒风暴》遭痛批,年代剧要接地气,但绝不是“接地府”!

南南说娱
2025-07-19 10:44:30
杭州一菜场被韩国游客当景点,摊主:已经来了好几波!一口气就买几十斤!

杭州一菜场被韩国游客当景点,摊主:已经来了好几波!一口气就买几十斤!

大风新闻
2025-07-19 08:44:10
泪目!女篮兵败韩旭泪洒发布会,揭秘两年不打WNBA:未来会争取

泪目!女篮兵败韩旭泪洒发布会,揭秘两年不打WNBA:未来会争取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07-19 22:35:00
自作孽不可活!昔日的头号主播小杨哥,如今落魄不已,却无人心疼

自作孽不可活!昔日的头号主播小杨哥,如今落魄不已,却无人心疼

山河月明史
2025-06-23 21:44:20
在场-14最差!2.05米韩旭19中7赛后落泪:未来争取再度留洋

在场-14最差!2.05米韩旭19中7赛后落泪:未来争取再度留洋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7-19 22:04:49
公务员职务晋升变了!这6类“非正常提拔”开始倒查,升迁被封堵

公务员职务晋升变了!这6类“非正常提拔”开始倒查,升迁被封堵

诗词中国
2025-07-19 17:28:39
后续!暴走团阻碍救护车通行,救护车被迫靠边腾地,官方回应来了

后续!暴走团阻碍救护车通行,救护车被迫靠边腾地,官方回应来了

成成鉴话
2025-07-19 00:14:11
明日入伏,别忘“顺阳”,吃2肉,3果,忌1样,顺应节气过三伏

明日入伏,别忘“顺阳”,吃2肉,3果,忌1样,顺应节气过三伏

阿龙美食记
2025-07-19 12:11:13
接!三伏天这样做,暴瘦15斤!

接!三伏天这样做,暴瘦15斤!

Keep
2025-07-19 10:08:02
2025-07-19 23:20:49

头条要闻

德国财长嚣张妄言 称中国产品为"垃圾产品"

头条要闻

德国财长嚣张妄言 称中国产品为"垃圾产品"

财经要闻

娃哈哈争产大战:杜建英的进击

体育要闻

女篮无缘亚洲杯决赛 韩旭泪洒发布会

娱乐要闻

肖战微博改名:去掉X玖少年团头衔

科技要闻

工信部等约谈17家车企巨头,竞争划新红线

汽车要闻

中汽中心新能源检验中心焕新发布"汽车行车控制安全技术验证VCTA"

态度原创

房产
游戏
时尚
旅游
亲子

房产要闻

漏水、开裂…为阻止降价,海口这个盘业主集体爆黑料,还讲鬼故事!

赛事预告丨2025LPL第三赛段组内赛 EDG VS TT

随手拍也能美上热搜,这个穿搭真的自带美女氛围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奶奶做啥菜不给孙子吃?小宝炒的着急用手抓,怎么还能碰头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