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变革的浪潮中,矿山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从矿山自动化到数字矿山,再到如今如火如荼的智慧矿山建设,每一次跨越都如璀璨星辰,照亮了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漫漫征途。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大同市勇立潮头,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引擎,全力抢占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智”高点,奏响了一曲煤矿安全生产与高效开采的激昂乐章。
智启新程:从局部突破到全矿井“智变”
2021年,如同一声嘹亮的号角,大同市开启了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壮丽征程。这一年,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设成为重点突破口,好似在煤炭开采的“战场”上插上了一面智能化的大旗。与此同时,积极拓展智能应用场景,全面推进煤矿固定场所无人值守、关键环节机器人替代等局部智能化建设,让煤矿的每一个角落都开始弥漫着科技的芬芳。
时光流转至2023年,煤矿智能化建设迎来了新的里程碑——从以采掘工作面为重点,迈向了全矿井智能化转型的新阶段。这一转变,宛如一场从局部“战役”到全局“会战”的升级,标志着大同市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智能化煤矿12座,智能化煤矿产能达到8040万吨/年。其中,晋能控股煤业集团的塔山、同忻两座煤矿更是脱颖而出,被评定为国家首批智能化建设示范煤矿,成为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标杆和典范。
科技赋能:5G + AI 激活煤矿“智慧基因”
如今,智能化已经成为大同打造能源之城的“金钥匙”。依托5G、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撑,大同市多家生产矿井如破茧之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让智能化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大放异彩。
智能化调度指挥中心宛如煤矿的“智慧大脑”,实时掌控着矿井的每一个环节;井下“网约车”的出现,让矿工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智能巡检机器人则不知疲倦地在矿井中穿梭,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这些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使用,带来了煤矿减人、提效、增安的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煤炭生产本质安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未来已来:从“建好”到“用好”的智慧跨越
站在新的起点上,大同市并未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下一步,大同市将深入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从“建好”向“用好”转变,从侧重“具备功能”向侧重“实现效果”转变。这就像是一场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跨越,旨在让智能化建设真正发挥出最大效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同市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推动煤矿智能化技术装备常态化运用;持续推进智能化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智能化评价标准,提高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为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忻领航:智能化选煤厂开启“乌金”变“真金”新篇
近日,同忻矿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选煤厂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评审,正式迈入中级智能化选煤厂行列。这一成就,如同夜空中一颗耀眼的新星,为大同市煤矿智能化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今年以来,同忻矿以“数据驱动、智能决策、全流程管控”为经营管理思路,充分发挥智能化选煤厂的效能优势,构建了“智能感知—精准控制—高效执行”的洗选体系,让原煤在科技的“魔法”下变身精煤,“乌金”生出了“真金”。
智能洗选综合管控平台是洗选系统的智慧中枢,它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如同一个超级“信息集成器”,将多方面管理信息汇聚在一起,实现了选煤多业务的深度融合。此外,通过建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实时监测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参数,如同给设备安装了“健康监测仪”,能够提前预警设备故障,实现精准维护。“以前靠巡检发现设备故障,现在系统能提前预警,设备停机时间减少了25%。”该矿检修班负责人郭涛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喜悦。
展望未来:打造“数据大脑”引领行业变革
展望未来,同忻矿将继续深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不断完善智能洗选综合管控平台建设,加快整合产销、设备运行和市场需求等数据,倾力打造“数据大脑”,让数据成为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提升全产业链智能化管控水平,助推行业智能化发展与变革,为大同市乃至全国煤炭行业的智能化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从矿山的“智变”到产业的“蝶变”,大同市在煤矿智能化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着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同这座能源之城将以更加智慧、更加绿色、更加高效的姿态,屹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为中国能源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大同日报)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