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乡土的眷恋,每个青年都怀揣着用知识回报社会的热忱。这份情感与热忱,在这个夏天有了落脚点——山西工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21名学生赴太原阳曲县黄寨镇南留南村,开展 “三下乡” 暑期社会实践,将青春梦想播种在乡村大地。
普测民情察痛点 语言桥梁筑心间
针对当地普通话应用实际,大学生专项调研组启动系统调研。团队通过问卷发放、入户访谈等规范形式,全面采集群众日常语言使用习惯数据,精准梳理出交流沟通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为后续推动语言服务优化奠定扎实基础。
细摸劳力供需账 技能提升指方向
围绕当地劳动力发展实际需求,实践团队化身 “乡村人才观察员”,开展入户走访摸排工作。他们重点统计劳动力总量、现有技能水平及培训意愿等核心信息,内容涵盖传统农耕技艺与新兴职业技能,覆盖留守老人、返乡青年等不同群体。此次摸排形成的 “劳动力档案”,为后续开展精准技能培训提供了数据支撑,助力 “靶向赋能” 落地见效,也为村民实现 “家门口就业” 创造了有利条件。
深访田园探模式 躬身劳作承农耕
走进种植园,学子们既看特色农业的 “科技范”,也学田间劳作的 “老把式”。考察智慧灌溉时惊叹技术赋能,弯腰除草时体会耕耘不易。在 “农文旅融合” 成乡村发展新风口的今天,他们不仅传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农耕智慧,更思考如何让老手艺对接新市场,让土特产变成 “网红货”。
巧办汇演送暖意 文化惠民润乡风
夜幕降临,一场自编自演的文艺汇演点亮乡村夜空。快板说政策、歌舞颂家乡,节目里有乡土气息,更有青春活力。在 “精神共富” 被愈发重视的当下,这场演出不仅是文化盛宴,更是政策宣传的 “活教材”,让惠民春风悄悄吹进群众心坎里。
驻村干部表示,此次“三下乡”活动,既为同学们积累实践经验、提升综合素养提供了宝贵契机,更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鲜活动力。期待更多青年学子走进太原阳曲县黄寨镇南留南村,亲身见证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新变化、新面貌。
(来源:阳曲微讯)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佳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