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三晋大地,正被一群青年的脚步唤醒。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8支实践队、70名师生走出校园,把课堂搬到乡野间、文化里、红土地上,用70双眼睛观察时代,用70双手触摸现实,在知行合一中写下属于青春的实践答案。
循着光,在乡野读透 "中国答卷"
青年学子循思想之光,将课堂搬到总书记牵挂的乡野。交通工程系“担当‘岢’为 使命‘岚’图”实践队走进忻州岢岚县赵家洼村、宋家沟村,在总书记深情凝望的土地上,感受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他们深刻领悟到,最深刻的变革藏于百姓日常生活,最动人的答案写在群众的笑脸上。
机电工程系“机先锋”实践团穿梭于大同云州区黄花田间,从黄花产业园的科技赋能,到坊城新村的产业振兴,再到村民的幸福生活,青年们深刻理解了“小黄花大产业”背后的为民情怀与振兴智慧,领袖思想伟力化作心中信仰基石。
沉下去,给乡土注入青春动能
实践团将服务写在田野间。院团委“青力岳家 振兴有我”实践团精准对接忻州岳家里村,与驻村工作队同行,和乡亲同吃同住同耕。他们搭建农特产品“云端”直播间,助力村志发行,为长者拍摄“岁月温情”影像集,以脚步丈量、智慧激活、温情守护,共谱校地同心振兴曲。
守匠心,让文化在创新中流淌
守护民族瑰宝,青年勇担使命。艺术设计系“琉璃薪火”实践团深入晋中介休琉璃工坊,聆听非遗传承人匠心故事,触摸古老技艺精妙,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认守护文化根脉使命重大,也认识到校企合作是文化传承的良方。
交通运营系“山铁红印”实践团奔赴运城市稷山县,创新融合历史遗珍与游戏IP,让千年古刹故事在青春对话中焕发生机,于数字浪潮中续写华章,文化自信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溯红色,让初心照亮振兴路
红色基因在青年血脉中奔涌。智能控制系“星火探路者”实践团踏访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感悟八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精神,探索红色资源与农文旅、特色产业融合路径,为革命老区注入发展新活力。
交通运营系“新韵山阴 农文旅融合”实践团奔赴朔州山阴县,追寻红色资源脉络,探访产业振兴一线,青春足迹串联古今,激活山阴发展新篇章。
轻化工技术系“青年志行团”走进晋中欣欣草莓示范基地,学习草莓培育技术,参与农事活动,与农户、企业负责人探讨农产品质量提升和营销策略,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深化国情农情认知。
从黄土高坡到汾水之畔,这些年轻的足迹里,有对国情的深刻体认,有对责任的生动诠释。当实践手册写满观察,当晒黑的脸庞绽放笑容,山铁职院的青年们早已明白:最好的成长,永远在奔赴时代的路上。而三晋大地的每一粒泥土,都在见证 —— 青春,正以实践之名,向大地深处扎根。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