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研学活动为落实“全国科普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的要求,推动科普教育落地,9月17日,太原市小店区育杰小学校精心组织四年级学生赴山西农业大学研学。
孩子们带着对科学的向往走出课堂,把此次研学作为科普月实践重点,在探索农业科技奥秘中感受科学魅力、学习知识,以行动响应号召,为科技强国注入少年力量。
探农耕变迁,品黄河文明
走进山西农大黄河农耕博物馆,孩子们的研学之旅徐徐展开。大家循着展陈脉络,细细感受黄河流域农耕历史的厚重与文化魅力;围站在全息影院内,沉浸式观看360°影片,仿佛置身昔日农耕场景;又在农具展区驻足,认真对比传统犁耙与现代农机设备,清晰读懂农业从传统到科技的变迁。
![]()
![]()
![]()
![]()
![]()
![]()
![]()
![]()
![]()
![]()
探秘动物标本馆:解锁自然与科学的奥秘
走进山西农大动物标本馆,孩子们瞬间被形态各异的标本吸引。从灵动的飞鸟到小巧的昆虫,每一件标本都仿佛诉说着生命的故事。大家围在展柜前,认真听讲解员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与生态价值,不时轻声交流发现,有的还拿起笔记本记录。这场研学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自然科学,在观察与聆听中,悄悄埋下探索生命世界的种子。
![]()
![]()
![]()
![]()
![]()
![]()
![]()
走进山西农大旧址:体验大学的人文精神
踏入山西农大旧址,古朴的建筑瞬间拉满时光感。孩子们沿着青石板路漫步,目光掠过斑驳的砖墙、老式的门窗,仿佛能看见昔日师生授课研讨的场景。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认真聆听旧址的办学历史、先辈们的育人初心,还不时伸手触摸留存的老教具,在与岁月对话中,深刻感受这所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传承的力量。
![]()
![]()
![]()
指尖编“丰”景——麦秆的创意绽放
山西农大研学教室里,孩子们的小手忙着与麦秆互动。折、绕、粘的动作反复练习,从磕磕绊绊到越来越顺。每处细节都藏着对丰收的想象。原本要丢弃的麦秆,在孩子们的创造力下“重生”,变成鲜活小作品,也让“变废为宝”的想法悄悄扎根。
![]()
![]()
![]()
![]()
![]()
![]()
![]()
![]()
探秘种子标本馆:触摸植物的“生命密码”
走进山西农大种子标本馆,孩子们的目光立刻被陈列架吸引。玻璃展柜里,不同形状、颜色的种子整齐排列,从圆润的黄豆到细长的水稻籽,每颗都附有详细说明。大家凑近观察,听老师讲种子的生长故事,指尖轻触标本盒,仿佛触碰到了植物从萌芽到结果的奇妙生命旅程。
![]()
![]()
![]()
![]()
![]()
此次山西农大研学活动圆满落幕。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索农业奥秘,于动手操作里体悟创造价值,从种子标本中感知生命力量,不仅积累了农业科学知识,更树立了珍惜资源、热爱自然的意识。这份研学收获将化为成长动力,助力孩子们在未来的求知路上持续探索、砥砺前行。
(网易山西 黄晶 通讯员 宋玉平 助编 李玫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