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五星红旗在微风中舒展,教学楼前的电子屏滚动着“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的标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爱国氛围。受学院党政邀请,山西省中华职教社(校企)副主任、西安科大特聘教授刘德有莅临学院,以《家国情怀的文脉传承与薪火相传》为题,为全院师生带来一场历时2个半小时的思想盛宴。报告现场座无虚席,后排过道里都挤满了提前到场的学生,大家手中握着笔记本,眼神里满是对家国情怀的思考与期待,沉浸式聆听这场兼具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的精彩分享。
![]()
![]()
![]()
报告伊始,刘德有教授没有直接展开理论阐述,而是以一首自创诗歌《感恩您,祖国》拉开序幕。他站起身,声音浑厚而深情,一字一句满含赤子之心:“祖国,我感恩您;真的有幸,我生于中华。我安于盛世,见证了百年。我长在红旗下生在春光里,不曾见乱战,没有少衣食,今天之华夏,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目光所至皆华夏,看五星闪耀皆信仰。我、我们恰逢盛世,当不负日月,我、我们,清澈之爱,只为中华!此生无悔入华夏,毕生无悔献中华!您巍峨屹立,幸得有您,山河无恙!愿以吾辈之热血,奉献一生,捍卫盛世之中华,祝福您,伟大的中国,伟大的人民,繁荣昌盛!”朗诵间,真挚的情感顺着字句流淌,台下师生不自觉挺直腰背,有人轻轻跟着默念,有人眼中泛起泪光。朗诵结束,雷鸣般的掌声持续近一分钟,为整场报告奠定了浓厚的情感基调。
![]()
随后,刘德有教授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为支撑,加上对党和国家的炽热感情,将宏大的家国主题拆解为四个核心部分,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地展开。他把家国情怀讲得深入浅出,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现实的温度,师生听得专注入神、越听越爱听。即便2个半小时的时长,报告结束时大家仍意犹未尽——对在场大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堂刻入骨头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每个人心田播下了红色种子,相信明天、后天,这颗种子便会在青春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星河灿烂
在该篇章中,刘德有教授以翔实的史料为支撑,从夏商周秦唐宋元明朝代更迭讲起,讲先秦诸子百家“天下大同”的思想智慧,到汉唐盛世“丝绸之路”的文化辉煌;从南宋岳飞“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到长征中红军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的不畏艰险。他还特意结合传统节日,讲述端午祭屈原时“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家国忧思,海外游子中秋思家国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团圆期盼。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片段与文化符号,生动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绵延不绝与独特魅力,让师生深刻认识到:家国情怀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深深植根于历史血脉中的文化基因,是“目光所至皆华夏”的底气来源。
中国共产党启明未来
谈及此部分,刘德有教授特意提高了声调,饱含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吃不饱饭到衣食无忧,从土坯房到高楼大厦,我亲身经历了祖国的变化,我从心底里喊出中国共产党伟大!”话音刚落,台下再次响起热烈掌声。他随后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资料,细数建国以来15项重大成就——从“两弹一星”打破核垄断,到“嫦娥探月”“蛟龙深潜”探索未知;从青藏铁路攻克世界难题,到高铁网络联通大江南北。他还结合近年军演阅兵中展现的大国实力,用脱贫攻坚中“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抗疫斗争中“人民至上”的担当等案例,让师生真切感受到:正是有党的领导,才让“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才让我们得以“安于盛世,见证百年”。
赤子之心报效祖国
在这一部分,刘德有教授将目光投向不同时代的爱国志士,用故事串联起“赤子之心”的内涵。他讲述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胃里只有棉絮和树皮却仍坚持抗敌的壮烈;讲述赵一曼在酷刑面前,始终严守党的秘密、不改爱国初心的坚毅;讲述钱学森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投身“两弹一星”事业的执着,讲邓稼先、黄旭华、徐敏、焦裕禄的事迹。他还特意提到新时代楷模王伟,驾驶战机冲向侵犯领空的美机,牺牲自己捍卫祖国的蓝天,“这些人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清澈之爱,只为中华’,他们的故事不是历史,而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刘教授的话让不少师生红了眼眶,也让大家更加明白: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从来紧密相连,“幸得有你,山河无恙”的背后,是无数人用“赤子之心”筑起的守护墙。
榜样的力量照我前行
最后,在此篇章中,刘德有教授将视角拉回身边,让榜样变得可感可触。他讲述自己认识的一位基层党员,二十多年来坚守初心使命,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讲述煤炭战线的工作者,在井下高温高湿的环境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默默奉献;他还回顾伟大领袖毛泽东青年时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革命初心。“榜样并非遥不可及,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才叫爱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在生活中传递正能量,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他的话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人在平凡岗位上都能践行的承诺,是“人民有信仰”最生动的诠释。
报告结束后,师生们迟迟没有离场,纷纷围在刘德有教授身边交流感悟。“这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报告有理论、有事实、有数据,还有满含深情的故事,听完特别受鼓舞。”一位思政课教师感慨道。几个大一女生拿着写满笔记的本子说:“以前觉得家国情怀离自己很远,今天才明白,我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用技能建设祖国,就是对‘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最好的回应。”此次报告不仅丰富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让家国情怀的种子在师生心中深深扎根,为学院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网易山西 郗艳 助编 李玫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