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怎么握藏“天地人”,数字“一二三四五”有何深意?9月23日下午,太原市第五十三中学校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太原市团学骨干培养营专场团课在此启幕。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团学骨干使命担当”为内核的这场活动,恰似一泓清泉,为校团学骨干浸润文化根脉,点亮思想灯塔。活动现场,初高中团学骨干身着笔挺校服,眼眸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静待文化甘霖的滋养。
书记致辞:锚定方向明要求
学校党总支部书记吕新华率先开讲,为整场活动锚定精神航向。她开宗明义:这堂团课既是共青团“立德树人”初心的生动实践,更是为团学骨干“补文化之钙、强思想之基”的关键一课。她强调团学骨干作为学生中的“领头雁”,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方能在成长道路上明确方向、坚定立场。随后,吕书记向师生隆重引荐特邀讲师王跃欢老师,盛赞其课程“干货满满、直击成长需求”,并嘱托团学骨干践行“三专注”:专注聆听品精髓,专注思考融己身,专注践行向未来。
![]()
讲师授课:文化盛宴引深思
随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资深教师王跃欢老师携“从天地人到一二三四五: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主题讲座登台,为现场师生奉上一场既有历史厚度又具青春温度的文化启蒙。团委秦瀚主任、郝星玥老师与初高中全体团学骨干共同沉浸这场思想的修行。
![]()
![]()
“同学们眼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讲座伊始,王跃欢老师以叩击心灵的提问激活全场。瓷器的冰裂纹路、剪纸的镂空艺术、京剧的水袖翻飞、月饼的团圆寓意、诗词的意境悠长……同学们的答案如繁星闪烁。紧接着,王老师提出核心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本质是中国人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与集体人格。
![]()
![]()
王跃欢老师从《道德经》“大道至简”的理念出发,回溯小学课本的“第一课”——“天地人”与“你我他”。结合清华大学的校训,解读“天地人”中蕴含的处世智慧;以“你我他”对应儒家“仁”的核心,点明人与人相处的本质是“仁者爱人”。就连日常使用的筷子,在她的解读中也成了文化密码:握筷姿势藏“天地人”,“天圆地方”的造型含“智圆行方”,长度与摆放规矩藏着家风教养,让同学们惊呼“原来每天用的筷子里有这么多学问!”随后,王老师聚焦“一二三四五”五个数字,拆解其中的文化深意,从屈原到对联,从《三国演义》到语言智慧,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
![]()
![]()
![]()
融合技巧:助力成长添动力
整场讲座如行云流水,王老师巧妙融合文史知识与中高考作文技巧,将《论语》《道德经》的经典名句、司马迁“数始于一,终于十而成于三”的创作心得,转化为同学们能理解、可运用的学习素材。她让传统文化不再是“博物馆里的古董”,而是能助力成长的“精神养分”。讲座最后,王老师向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大家用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陪伴青春之路,以“雄健的精神”和高度的文化自信,投身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之路。
![]()
主任总结:提出希望引前行
讲座尾声,团委秦瀚主任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向王跃欢老师致以诚挚谢意,并对在场团学骨干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从典籍智慧与民俗底蕴中深刻体悟民族根脉;二要成为文化自信的“坚定践行者”,在激浊扬清中自觉保持定力,从容传扬中国故事;三要成为文化创新的“活力开拓者”,善用短视频、文创产品等新兴载体,赋予传统文化蓬勃生命力。
![]()
这场团课,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更是一场直抵心灵的精神唤醒。愿五十三中的青年学子能以文化为舟,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春的沃土中生根发芽,为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文化答卷。
![]()
(网易山西 张丽 闫珊 助编 李晓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