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娃的家长,多半都经历过这种 “揪心时刻”:
原本活泼蹦跳的孩子,突然捂着肚子哭闹不止,还伴着恶心呕吐、发烧…… 慌乱中带娃跑医院,才知道是 “小儿急性阑尾炎”。
要知道,小儿急性阑尾炎是儿童常见急腹症,5-15岁孩子最容易中招。更让人揪心的是,孩子表达能力有限,症状还不典型,一旦耽误诊治,可能引发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很多家长都有疑问:怎么区分孩子是 “吃坏肚子” 还是 “阑尾炎”?出现哪些症状必须立刻就医?手术治疗后怎么护理才能恢复得快?
别担心,10月30日(周四)15:30,健康山西特邀太原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的岳亮副主任医师和田聪住院医师,带来《小儿急性阑尾炎》专场直播,手把手教家长识破疾病信号,守护孩子健康!
![]()
![]()
10月30日(周四)15:30
太原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
岳亮 副主任医师
田聪 住院医师
《小儿急性阑尾炎》
抓紧点击下方卡片,点击预约
开播后有提醒
长按识别二维码入群
专家团队群内答疑解惑
![]()
(如群已满,可添加助手微信18035101707回复阑尾炎入群:上午8:30上班)
很多家长以为 “阑尾炎是成人病”,其实孩子也常受其困扰。阑尾是大肠起始部分的一段细小管状结构,就像肠道里的 “小尾巴”。当阑尾管腔被粪石、异物堵住,或者淋巴组织增生引发阻塞,再加上细菌趁机繁殖感染,就会引发急性炎症,这就是急性阑尾炎。
和成人相比,孩子的阑尾壁更薄,血液循环也较差,一旦发炎,病情进展特别快,更容易出现穿孔。有数据显示,儿童急性阑尾炎的穿孔率比成人高很多,尤其是婴幼儿,穿孔风险更高,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格外重要。
![]()
成人阑尾炎常表现为 “转移性右下腹痛”,但孩子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很容易和肠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混淆,家长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细节:
腹痛:位置会 “跑”,还不让碰
孩子腹痛不会 “藏着掖着”,但表达可能不清楚。刚开始可能说 “肚子中间疼”(脐周或上腹部),家长以为是 “吃多了胀气”,可过了几小时,疼痛会转移到 “右下腹”。这时候孩子会蜷缩身体,拒绝家长碰肚子,哪怕轻轻按一下,都会哭闹得更厉害。如果按压右下腹后突然松手,孩子疼痛加剧(医学上叫 “反跳痛”),一定要高度警惕。
消化道症状:又吐又没胃口,便秘腹泻都可能有
很多孩子会先出现恶心、呕吐,吐出的多是胃里的食物,有些孩子呕吐后腹痛也不会缓解。同时还会没胃口,以前爱吃的零食、饭菜都拒绝,甚至连水都不想喝。部分孩子还会出现便秘,好几天没大便;也有少数孩子会腹泻,家长容易误以为是 “肠胃炎”,其实这可能是阑尾炎刺激肠道引发的反应。
![]()
发烧:体温越高,风险越大
大部分孩子会出现低到中度发烧(37.5℃-38.5℃),如果发烧超过38.5℃,甚至达到39℃以上,可能意味着阑尾已经穿孔,引发了腹腔感染,必须立刻送医,不能耽误。
婴幼儿:哭闹、拒食、嗜睡,都是求救信号
对于不会说话的婴幼儿,症状更难判断。他们可能突然变得烦躁不安,怎么哄都没用;拒绝吃奶、喝水,体重可能出现下降;还有些孩子会嗜睡,精神萎靡,和平时活泼的状态完全不一样。这时候家长别误以为是 “孩子闹脾气”,要及时带娃检查。
![]()
孩子喊肚子疼时,家长别慌,记住这几个简单方法,能帮你初步判断:
首先看 “持续时间”:如果孩子腹痛断断续续,休息后能缓解,可能是消化不良;但如果腹痛持续超过2小时,一直没缓解,还越来越严重,必须警惕。
然后看 “伴随症状”:如果只是腹痛,没有发烧、呕吐,可能问题不大;但如果腹痛 + 呕吐 + 发烧 “三联征” 同时出现,一定要重视。
最后试试 “按压测试”:让孩子平躺,家长用手指轻轻按压孩子的右下腹(大概在肚脐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如果孩子立刻哭闹躲闪,或者松手后疼痛加剧,及时就医检查。
这里要提醒家长:不要给腹痛的孩子吃止痛药!止痛药会掩盖症状,让医生难以判断病情,可能延误治疗。
看完这些科普,是不是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实际生活中,家长还是会遇到各种问题:
孩子半夜腹痛,要不要立刻去急诊?
术后孩子没胃口,怎么调整饮食?
不同年龄的孩子,症状有哪些差异?
这些疑问,都能在10月30日(周四)15:30的直播中找到答案!
抓紧点击下方卡片,点击预约
开播后有提醒
长按识别二维码入群
专家团队群内答疑解惑
![]()
(如群已满,可添加助手微信18035101707回复阑尾炎入群:上午8:30上班)
直播当天,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家长可以在直播间留言提问,专家会挑选典型问题逐一解答。不管你是家有5-15岁孩子的家长,还是想提前学习育儿知识的准爸妈,这场直播都不能错过!
(网易山西 黄晶 张丹丹 通讯员 殷晔 王婧 编辑 李晓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