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至30日,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校在12层微格教室开展“教育大先生”教研组长示范课活动。语文、英语、地理、物理、数学、美术六大学科轮番登台,展示“三九模式”下学科融合、素养导向的教学新样态。
![]()
六堂精品课同频共振 学科融合共绘育人新篇
本次“六科联动亮课”以“三九模式”为框架,六门课程各具特色却又高度协同,共同构建起一条以“素养导向、学科融合、以生为本”为核心的育人链条。
语文学科——锻造思维之刃,破除表达之障
授课教师:吴卫平
课程主题:《破立并举逻辑严密让课堂闪烁思想的光芒》
课堂亮点:吴老师以“驳论写作”教学目标,依托“传道、受业、解惑”教学环节,构建评分量表,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标准,强化逻辑思维训练。课堂以“破”与“立”的思维路径为核心,层层递进,既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也提升其思辨水平。课堂结构清晰,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突出,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的精准落地。
![]()
![]()
英语学科——架设文化之桥,拓展理解之域
授课教师:韩玲
课程主题:《Unit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课程亮点:本节课以情境化教学为抓手,实现“语言输入—文化理解—语用输出”的闭环,推动学生在真实交流中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竹子定律”讲德育,“对话数据”练思维;把“可见的”根与“不可见的”根同时埋进课堂,课堂活动设计贴近生活,学生参与度高,语言输出自然流畅。注重语用能力与文化意识的融合,体现英语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
![]()
![]()
地理学科——唤醒家园之责,培育地理之眼
授课教师:姚晓静
课程主题:《探讨人口与自然资源关》)
课程亮点:本节课以问题链推进教学,构建“现象观察—数据分析—价值判断”的学习路径,强化学生综合思维与现实关注。以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人地关系,强调地理学科的责任意识与系统思维。课堂中,学生通过地图判读、数据分析等方式,提升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能力。问题设计具有生活性和责任心,体现了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
![]()
![]()
物理学科——点亮创新之光,启发科学思维
授课教师:元春艳
课程主题: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课程亮点:元老师通过问题驱动与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发现规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重视学生“做中学”,激发其创新意识,注重科学方法渗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与思维能力;本节课体现物理学科“实验探究与创新精神”的核心素养,体现科学家的责任,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
![]()
数学学科——赋予理性之钥,开启逻辑之门
授课教师:韩宏云
课程主题:《问题解决策略:归纳》
课程亮点:本节课以问题情境为起点,构建“问题—探究—归纳—迁移”的学习模型,推动学生在思维训练中实现能力提升。课堂以归纳法为核心策略,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提炼数学规律,强调思维过程的逻辑性与严谨性。课堂生成丰富,学生参与度高,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对理性思维的培养。采用波利亚四步解题范式:1. 理解问题2. 拟订计划3. 实施计划4. 回顾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简单到一般,从规律寻找到表达,体现数学思维训练。“低多边形风格”作为案例,以项目化学习为路径,体现结合数学建模与艺术表现相结合。作业分层合理(基础+实践+拓展),反思环节结构清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
![]()
![]()
美术课程——润泽生活之色,激发创造之心
授课教师:张强
课程主题:创意改善生活
课程亮点:张老师以真实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强调创意表达与审美能力的结合。教学线索由“高科技产品观察→个性化需求→用户研究→产品迭代→文化叙事”逐层递进,基本符合设计思维双钻模型(发现—定义—发展—交付)的雏形,体现出“像设计师一样学习”的课程理念。课程以特定群体的需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设计思维进行创意表达,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连接,打破学科边界,突出美术学科的实践性与创新性。构建“观察—构思—设计—表达”的创造流程,推动学生在真实任务中实现审美与创新的双重成长。
![]()
![]()
六科联动亮课不仅是一场教学展示的盛宴,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度对话。课程之间不是简单拼盘,而是有机衔接,形成跨学科、跨素养的育人共同体,真正实现了从“知识教学”向“素养培育”的转型。这是“三九模式”在课堂层面的深度落地,也是新时代学科育人方式的一次有力示范。六科协同,构建起一条完整的育人链。 “大先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它代表着教师对教育初心的坚守,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对学生成长的深情守望。
![]()
![]()
愿太原市第三十九中学以此次示范课为契机,持续深化“三九模式”课堂改革,推动教学方式转型,提升育人质量。愿更多教师成为“教育大先生”,用专业与情怀,点亮学生的未来,共筑三九教育的美好明天!
(网易山西 郗艳 编辑 李玫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