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拂,稻浪翻涌,金黄的阳光为太原市尖草坪区恒大御景湾实验小学的劳动基地披上盛装。10月27日,该校以“稻穗满仓迎丰收 劳动实践助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校园丰收节正式启幕。百余名学生通过沉浸式秋收体验、创意成果展示及劳动技能比拼,在泥土与汗水中书写了一堂生动的成长课,让“劳动最光荣”的种子深植心田。
田间课堂:躬身实践悟真知
活动首日,各年级学生分批走进校园劳动基地,化身“小农人”。在学科教师与班主任的指导下,孩子们蹲身观察水稻的茎叶脉络,指尖轻触沉甸甸的稻穗,系统学习作物生长周期与收割技巧。“原来稻谷脱壳后才是大米!”二年级学生李雨桐举着稻穗兴奋地说。从挥镰收割到脱粒晾晒,学生们在汗流浃背中真切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意。校长在田间致辞时勉励道:“希望劳动教育能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必修课’,让敬畏自然、珍惜粮食的品格扎根心中。”
![]()
庆典舞台:歌舞传情颂丰年
成果展示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操场上,歌舞《丰收的歌》以欢快旋律再现田间劳作场景,情景剧《一粒米的旅行》通过童真视角讲述粮食从播种到餐桌的旅程,引得观众掌声连连。各班级创意展台更是亮点纷呈:“水果家族”拼盘色彩斑斓,“蔬菜雕刻”作品栩栩如生,“现磨豆浆”摊位飘香四溢。五年级学生用南瓜、玉米搭建的“农耕文化”立体模型,搭配蔬菜汁染色的健康面条,将传统智慧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成为全场焦点。
![]()
![]()
智慧碰撞:巧手匠心展风采
二年级·探索家:用红豆、绿豆拼贴“秋日童话”,为果蔬设计卡通表情,让五谷杂粮变身艺术素材。
![]()
![]()
![]()
三年级·小农博士:开设“丰收小讲堂”,小讲解员手持玉米、红薯,生动演绎“种子到餐桌”的奇妙旅程。
![]()
![]()
![]()
![]()
四年级·实干家:玉米皮编织篮筐、豆子拼贴画、萝卜雕刻……平凡农作物在巧手中化作精美工艺品。
![]()
![]()
![]()
五年级·传承者:南瓜雕刻“二十四节气”,蔬菜汁面条传递“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基因,培养耐心与专注力。
![]()
![]()
![]()
![]()
六年级·逐梦者:在“青春丰收礼”上收获母校赠予的种子盲盒,寓意将劳动精神播撒至未来征途。
![]()
![]()
![]()
![]()
![]()
荣耀时刻:团队协作摘硕果
活动尾声,学校根据展台创意性、协作性、教育性及解说表现,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当获奖班级代表手捧奖状与农具模型登上领奖台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这份荣誉属于每个人!”四年级获奖代表王浩然激动地说,“从播种到收获,我们学会了分工与坚持。”校领导表示,丰收节不仅是成果展示,更是将“责任、智慧、合作”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
![]()
![]()
![]()
从田间到展台,从汗水到欢笑,这场丰收节以劳动为笔、以自然为卷,绘就了一幅生动的成长画卷。当孩子们将劳动体验转化为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这颗“实践与协作”的种子,必将在未来绽放出参天力量。
(网易山西 张丽 张敏 编辑 丁语彤)
![]()
